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金正恩长兄金正男遇害 死因预计今天上午会查出

韩国政府消息人士14日表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长兄金正男(46岁)13日上午在马来西亚遇害。  据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报道,金正男是2月6日抵达马来西亚的,本来准备在2月13日早晨8点左右飞往澳门,当时他在机场的一个角落准备登机,突然有两名女子走来,其中一名将一块湿布捂在金正男的脸上,之后迅速逃走。金正男随后向机场保安求助,但是在送往医院的路上逝世。

中国优秀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 --- 记中共原玉山县岩瑞公社委员会书记余裕炉

余裕炉同志是毛泽东时代培养的好干部,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在那时期玉山当政者中他是廉洁奉公的典范,经常背后有人称呼他为“红思想”、“思想红”,随便问问老一辈得知的人都知道。 他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廉洁自律,坚守底线,以“情为民系、心为民想、权为民谋”为工作的指导方针,把“密切联系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和办好事”作为工作行动的指南。 在工作上他严谨细致,处处以身作则,率先...

怀念几位已经离开我们的同学(单 远 慕)

怀念几位已经离开我们的同学单 远 慕我们从北京大学出来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北大情结。北京大学是我们大人生的起点,它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很大。毕业以后,同学们有的为学,有的从政,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只要一提起当年的北大,大家都仍然兴奋不已。因为北大是我们开始构建人生梦想的地方。随着岁月的增长,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阚世洪等同学要编一本集子,专门收录我们年级同学的回忆文章,作为毕业40周年的...

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14年考入湘雅医学院,192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细菌研究工作,因成绩优异,被美国微生物学家权威泽塞尔教授聘为得力助手。1929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细菌学教授。1935年至1937年被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聘为研究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赴昆明重建中央防疫处,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汤飞凡教授利用自己...

祖亲为我借相机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我是个50后。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不太容易接触到照相机,更谈不上“摄影”。我之所以能出版有摄影作品专著,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为所辖地区的摄影领军人物,这都缘自于祖亲当年的关爱。1975年8月,刚下乡工作的我,因有相对他人的“绘画专长”,两个月后调至团场电影放映队,名曰画幻灯片。那时,放映队还没照相机,我只能找团场保卫科沈干事,请教摄影基础技能,并借用上海“海鸥4A-120”...

蒋友谅的儿子蒋宇健

先父蒋友谅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曾任湖北省汉口市军委书记。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杀害于武昌,牺牲时仅24岁。 父亲为国捐躯已70余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祖国和人民在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曲折的道路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万恶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光明幸福的今天。抚今思昔,追忆先父的光辉业绩,既感悲痛,又觉自豪。 父亲1904年出生于店口镇七里村。自幼聪颖好学,性格...

忆外公外婆

永远的好人外公外婆,您们在天堂可安好.   孙女今夜凭借痛心、抖手,挥起泪笔,注写满泪的诗行,愿把思念遥寄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路上的行人依旧纷纷,而断魂的依旧是那些记忆。此刻,曾经遗忘的早已随着年华渐逝。但将我抚养长大的老人,我永不会忘记您的关爱,它已成为我生活中永不泯灭的一部分!今日天气转暖,微风抚来,不断地滋润着我的心,我这时,想到了您的平凡节俭为他人的一生,...

清明节的思念

我的爱人真的很对不起你,清明节孩子和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弟弟妹妹给你和爷爷奶奶扫墓,但是我不能去,每一次在家里听到你的事情都会让我泪流满面,生命里缺失的痛,时时折磨我的心,让我感觉无助和挣扎。孩子问我妈妈你也去看看爸爸,每一次都想去,总是百感交集,在这个家里我渴望那种你在我身边的安全感,渴望你呵护的幸福,每一次的回忆,每一次的想念都会让我的内心有无尽的煎熬,我没有勇气面对你,没有力气承受人生带给我太...

母亲逝世三周年祭

今年的9月8日(农历)是母亲逝世三周年的忌日,也是儿女们祭奠母亲最后一个纪念日了。按我们当地农村的习惯,过了三年,儿女们也就尽到了养老送终的责任了。所以说,对我们子女来说,给母亲过好三周年忌日,既是尽孝,也是责任,更是对老人的 一种交代。 前一段时间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例行年度体检,又发现心脏有点小恙,只得去咸阳集团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期间四弟来电话和我商量母亲三周年的祭奠事宜,并告知9月8日...

细读母亲

细读母亲母亲是本书,读懂母亲,就读懂了人生!幼儿时,母亲是色彩斑斓百撕不厌的连环画,惟妙惟肖地向我们描绘出世界的模样,启蒙我们的智慧。那时的我们是任性的,高兴的时候翻翻连环画,不高兴的时候就随手一丢,有时是任意撕扯她。少年时期,母亲是枯燥的说教书。她变换声调不厌其烦的灌输各种经验,我们皱着眉头抑或堵着耳朵拒绝收听,即使偶尔听进一两句,也是左耳进右耳出,随风飘散了。那个时候母亲这本书比数学、物理还枯...

怀念外婆

即便知道这世上本就是寒来暑往,日出日落,人聚了人又散,最不擅长的仍是告别。 送走了外婆,却一点都不相信外婆已经离开了,感觉只要去看望她,就会看到她坐在那里笑,但是外婆只是躺着,在那层白布下面,一动也不动,周围坐着亲人,我哽咽着喊不出话,却在见到外公时叫出了声,我握着外公伸出的手,外公就哭了:“没能见到你啊,说过你要回来的啊……”是啊外婆,我早就买了票要回来看望您的,现在怎么变成只能看看您了,早知道...

陈巍,不是一般的记者

作者:合肥晚报 刘兵生 沉痛悼念赴疆采访中因公殉职的陈巍、周全报两同志   有时候我见到陈巍会不经意地说:这是不一般的的记者。他会憨态地呵呵笑。   我说这话是有缘由的。好像是在2004年,我们报社组织在三亚旅游,一位小伙子给我打来电话,表扬我在华东图片网上写的新闻摄影论文不错,他在论文后面看到我的电话号码,想问一下安徽的报纸要不要摄影记者。我带有...

祭母亲

宝贝早安!生日快乐……

今天是你的生日。 外面,天降暴雨,电闪雷鸣。 屋内,依然闷热,压抑。 一声叹息,溢出轻轻的啜泣。 雨雾愁浓,轻拢失独者深深的孤寂。 静谧的忆,纷乱了魂牵梦绕的丝丝缕缕。 惦念,忧伤,无奈,无解 那年七月二十三,农历6月14。 盛夏的惊雷,响了千年 震了几世纪? 一声啼哭,雨过天睛。 晨曦中,跃出一个粉嘟嘟的小石头。 你,来到我的世界里。 小样...

血管堵塞神奇印度古法

我的旧同七拾多岁,三年前做了搭桥手术;近一年胆固醇升高,医生话血管闭塞。有可能要再通波仔,她用這方,(二個半柠檬,連皮打烂)其它各物及制作一样。飮用了二个半月,再检查及验血一切正常。本原服用阿是匹灵引起胃不舒服,也消夫,腿也不痛。蜂蜜及蒜对风湿骨痛也有帮助。阿是匹灵对胃,肾不利,附作用耳鸣。唔知真定假, 請自己判斷.血管堵塞神奇印度古法:檸檬汁薑汁蒜頭汁蘋果醋各一杯,煮30分鐘,涼後加蜂蜜有讀者問...

爸爸,即使您在天堂仍然是我永远的依靠!同意不!

爸爸-今生今世 每当我面对风浪您总能在我身旁生命的福分与我分享更深地渴望, 更深期待和眷恋每当有困境阻挡您从不摇晃, 从不退缩使我心中充满自信充满希望您是我永远的依靠坚守信心来宣告我真实经历-您不懈的力量唯有您是我永远的依靠坚守信心来宣告让我来全心敬仰您虽陪妈妈在天堂 其实...

太精无路,太苛无友!-爸爸一生反复和周围亲人强调的观点,然而我弟弟就是不听,但愿他能醒悟!

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己之短,越藏越短己之长,越扬越少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我们无法去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以淡然的心去看一切纷扰心静能听到万物的声音心清能看到万物的本质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沉淀自己的...

忍能养福,慈能养寿,宽能聚财 -我爸爸、妈妈践行的理论

忍能养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忍则少是非,少是非则有福。慈能养寿“老寿星”哪一个不是慈眉善目的?寿星的形象为一白发老翁,鹤发童颜,面目慈祥,所拄弯曲拐杖,必高过头顶。善能养禄俗话说:“人行好事,莫问前程。”《周易》上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做的善事多了,不会穷困的。静能养神有句话叫做“静则神藏”,这样说来,静不但可以补精还可以养神,静还可以生智慧。精与神一脉相承,精足了自然就神气十...

《悼四叔》(胡向婷)

一转眼,四叔离世已有一年了。悼文本应写于去年,却因事后有意回避情绪的大起大落而止笔。去年八月底的一个晚上,我收到二堂哥的消息。二哥说:“我有个不大好的消息,四叔病倒了。”我蹲在床边上盯着手机,手机的亮光在暗中晃得眼睛酸涩难以。几周前,父亲兄弟几个还在山里相聚避暑。四叔在回程途中开始感觉虚弱,疲惫不堪,到南昌时已无法走上楼梯。检查的结果,急性髓型白血病,引发肺部感染。我第二天立刻赶往南昌探望。那时候...

和任正炳情况知情人李为刚先生的QQ聊天

为刚哥:您好!翘首以盼,成都西安上海,经转5天,今天收到令尊两本珍贵的著作,心中很是高兴,我将认真仔细的阅读这两本书,以弥补我对四川近百年来人文历史的了解,尤其是父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遭受的磨难。令尊《一个留学生在东京》回忆文章提到了郝建猷(黄玉清)董启翔在日本的经历,其他文章中也许还有提及。 任正炳(黄玉清)是父亲一生中一个重要的兄长和同志。他向往任正炳所走过的路,如今看来,...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