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陈调甫-生平简介

  陈调甫,名德元,字调甫。1889年12月28日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一个小税务官吏家庭。陈调甫9岁丧母,16岁丧父。1907年到上海求学,先人复旦公学,后转中国公学。1910年中学毕业,回苏州农业学校任教。1912年进入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1916年毕业,留校任教,1917年获硕士学位。   早在1910年,陈调甫中学毕业以后,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里设立了一个简易实验室...

朱绍良-个人其他信息

毛泽东致朱绍良函为:   绍良先生:   十年酣战,随处与先生相遇,可谓大有缘矣!然鹬蚌相持,渔人伺于其侧,为鹬蚌者不亦危乎?付上共产党致国民党书,为国家民族谋,亦为先生谋也。两党两军之间,无胶固不解之冤,有同舟共济之责。抛嫌释怨,以对付共同之敌,天下后世颂先生为民族英雄,岂不愈于胡宗南君所谓无期徒刑乎?夫剿匪非特无期徒刑也,且是一种死刑。非曰红军宣告先生们之死刑也,日本帝国主义实...

朱绍良-人物生平

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致书国民党,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期间,毛泽东为了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更多的人,进行了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给国民党很多将领们都写了信,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朱绍良。

朱绍良-个人履历

朱绍良(18911963) ,国民党高级将领。原名宝瑛,字一民。 祖籍江苏武进,生于福建福州。字一民。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后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堂,被选送日本振武学校。1910年(宣统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9月回国,旋参加武昌起义。后到沪军都督府任参谋。1913年参加讨袁战争,失败后再赴日本留学。1916年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投黔军王文华部。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

爸爸,我想您!您在天堂可好?

爸爸,今天您已离开我们一个月了!昨天是冬至,您一个人在天堂可好?昨天,我去看妈妈,妈妈越发瘦弱了,她说她每天都睡不着,只要一闲下来,就想起您。她总是后悔,后悔那天没有陪着您刷牙、洗脸;后悔自己没能把您救活。爸爸,我更是后悔,那几天没有多去陪陪您,没有早点带您去坐高铁,没有接您到新房子住几天,哪怕是一晚。总觉得还有时间,不急。谁曾想您那么突然就撒手而去,您若九泉之下感受得到我们的思念,您就拖个梦给...

夏耀堂-重要贡献

1939年秋,夏调一二○师独立第一旅任供给部部长,时部队回师晋西北,粮食缺乏,经费困难,药品奇缺。夏深入敌战区筹粮,发动战士用土方法治病,扫硝土熬盐,开展各种生产活动,用根据地羊毛、羊皮等土产品,与敌占区商人换购布匹,解决了全旅人员冬季被服急需。夏在晋陕边界黄河两岸的临县、破口、绥德、米脂、清涧、关中及延安等地办商店、工厂、骡马行、运输队,开发边区贸易,与敌占区商人交易。至日本投降时,各商店积累资...

夏耀堂-革命经历

1929年参加乡苏维埃政府组织的互济会;   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红军;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九师粮秣科科长、政治部没收委员会主任、供给部部长。   1933年底至翌年春,红三军活动于湘鄂川边。一次在东元河打一个寨子,连攻数天未克。此时部队缺粮,难以坚持,夏主动带一个排打洞子弄粮食,率先攀峭壁,凿洞口,往洞里灌辣水,迫使敌人弃洞逃跑,...

夏耀堂-简介

夏耀堂(1908-1972),湖北石首人。曾会第三军师粮秣科科长、第二军团师供给部部长。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任八路军一二○师团供给处主任。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纵队供给部、第一兵团后勤部部长。新中国建立后,夏先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 夏1959年病休,1972年在西安病逝。

顾颉刚-故居

在离悬桥巷东头不远处,有一座平桥架在巷南侧河上,这座桥过去是木板桥,故而桥名就叫作板桥,也叫顾家桥,20世纪70年代改为水泥桥,长不足7米,宽仅3米,过桥就是现在称作顾家花园的小巷了。   顾家花园这条小巷依旧保持着老苏州的简雅样式,粉墙黛瓦,居民住宅小门小户,东侧一溜不高的围墙,圈起一群建筑,这就是原来顾家宝树园的范围了。   宝树园原貌现在已经无法寻觅,顾宅老屋现存东西两路。...

顾颉刚-研究书目

顾颉刚先生学述 刘起釪 中华书局 1986年5月出版。   顾颉刚先生著述年谱 郑树良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7年4月出版。   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 巴蜀书社 1990年4月。   顾颉刚年谱 顾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3月。   顾颉刚评传 顾潮、顾洪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5年11月。   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 刘俐娜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

顾颉刚-学术贡献

史学   顾颉刚作为一个史学家,享誉中外学术界,影响深远。他将史学上的创见运用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来,为之贯注新血液,探讨新方法,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谣学、民俗学诸方面的研究,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1924年,顾颉刚在《歌谣》周刊上连载《吴歌甲集》,历时三月,获得学术界好评。《吴歌甲集》于1926年由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科研价值很高的歌谣集子,不但出版...

顾颉刚-人物生平

  顾颉刚(1893一1980),汉族,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笔名有余毅、铭坚等。1893年5月8日,顾颉刚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读书世家,1897年入私塾读《四书》。祖父、祖母和家仆都极能讲故事,顾颉刚从小就听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1906年入当地一所公立高等小学。   1908年转苏州第一中学堂,1912年秋,入上海神州大学,醉心于文学。   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

顾颉刚-主要著作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注:①黄现璠撰《回忆中国历史学会及越裳、象郡位置的讨论》,载《顾颉刚先生学行录》,中华书局2006年7月初版

顾颉刚-人物传略

 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门本科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

顾颉刚-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任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丛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

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今办追思 陕北民歌送行

今天上午追思会后,寒春的家人在遗像前拥抱,寄托哀思   1948年随丈夫来华从事奶牛培育研究 为取得中国绿卡第一人   十天前在京去世 追思会今举行 在华工作62年寒春将魂归陕北   2010年6月8日凌晨,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寒春在协和医院逝世,走完了她89年传奇人生。   今天上午10时,寒春逝世10天后,各界人士聚集到中国农机院,共同追思她。   寒春和丈夫阳早的骨灰,将...

新中国中医工作的奠基人——郭子化

1955年2月,郭子化调中央卫生部任部长助理,后任副部长,负责分管中医工作。他是新中国第一个分管中医工作的卫生部领导人。当时,卫生部某些领导人由于对中医存在偏见,轻视排斥中医,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严厉批评。郭子化到卫生部分管中医工作,受命于艰难之时,奋搏于创业之初,任务显然是十分艰巨的。过去的中医,多为民间所办,既无中医医院,又无中医学校,更无中医科研机构。郭子化上任后,劳苦奔波于全国各地,一个地...

妈妈,我想你

我第一次睁开眼睛 看见的是你 我第一次哭泣 为我擦干的是你 我第一次跌倒时 搀扶的是你 我第一次喊妈妈呀 最开心的是你 我第一次离开家 送我的是你 我第一次有成绩 最激动的是你 我第一次绝望时 呼唤的是你 我第一次懂事时 夸奖的是你 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没有你的夜里我好孤寂 去往天堂的路是否太拥挤 妈妈累了你就好好休息 妈妈呀妈妈呀我想你 ...

安恩溥-活动年表

求学时代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四月初十)5月14日生于彝族富豪家庭。自小就勤奋读书,崇尚练武。   1900年进私塾读书,学习刻苦,读了不少经史著述。   1907年母亲陇老夫人病故。   190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高等小学,成为镇雄州高等小学第一届学生。   1910年受辛亥革命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1913年考入邵通省立第二师范学...

安恩溥-简介

安恩溥(1894.5.141965.12.5),字恩溥,原名德鸿,更名德化,后名恩溥。彝族。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竹沟(今场坝乡麻塘村)人,著名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4期、重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曾任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4期、重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毕业后加入滇军,1931年任滇军独立第2旅旅长,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22旅...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