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人物介绍

  程德全(1860年1930年),字纯如,号雪楼、本良,重庆云阳人。清代廪贡生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入国子监肄业。曾经任过署理黑龙江将军、营务处总理、奉天巡抚等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赴黑龙江入副都统寿山幕。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东北,受命赴前敌督队,积极筹战。光绪二十七年,擢升直隶州知州;光绪二十九年,擢升道员,又赏加副都统衔,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光绪三十一年,擢升黑龙江将军。宣统...

人物作品

早期剧作有《3018山的造反》( 后改名为《山区铁路》)。重要剧作还有《意大利之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前者是一部喜剧,写德国一个小镇市民与崛起的法西斯势力的斗争;后者是一部悲剧性的作品,写一个少女对幸福的追求和失败。这两部作品取得的成功,标志着他在大众戏剧创作上的进步。纳粹上台后,他被迫流亡至法国巴黎等地。他一生共创作17部剧本,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卡西米尔与卡罗利妮》、《信念爱情希望》...

文史成就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

人物评价

张国维是明末政坛的重要政治人物,他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浙东人民抗清的领袖,也是受到后世高度赞扬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苦难,死得悲壮激烈。

主要作品

著有中长篇小说《战斗在长江三角洲》、《秋收以后》、《大江风雷》、《山雨欲来》、《乡关何处》、《散发弄扁舟》、《清浊界》、《郊鄂外史》、《太极之野》、《苍颉之过》,散文集《碧螺春汛》、《太湖漫游》、《雨花棋》、《艾煊散文选》、《金陵秣陵》(后改名《金陵梦华录》),散文套书《烟水江南绿》(包括《人之初》、《茶之余》、《海之潮》、《绿醉天涯》、《醒时的梦》、《海内存知己》)等6部,电影文学剧本《风雨下...

承理学传统

  王引之出自理学传统世代相传、注重世德持己以正的高邮王氏。祖父王安国殿试时读卷大臣有端人正士之目,提督广东肇高等处学政时首饬教官以敦品立操为多士先,总率台纲以激扬为己任,为广东巡抚三年岭南十郡三州称治,为吏部尚书厘剔众弊(汪由敦《王安国墓志铭》)王引之17岁时,从事声音文字训诂之学,以所得质于念孙,王念孙喜曰:是可以传吾学矣!又得其父王念孙传以朱子小学等,政事之外以纂述为事,(汤金钊《王引之墓志...

清代名臣

  由于王引之实心实意处政,特立不阿,持己以正,关心民瘼,嘉庆曾谕军机大臣王引之言人所不敢言!在屡掌文衡时,得人为盛,如龚自珍为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平反冤狱;对兵部、吏部奸胥舞弊压搁之风加以杜绝;当京畿地区因欠收而老百姓乏食,京城米禁又严,他说:事关民瘼,不敢不言!经他具疏,米禁遂宽;在山东学政任上以正风俗为务;当畿辅、山东、旱蝗时,他上书,收效速,以免作践骚扰之患。(详高邮《王氏遗书》、《传状》、...

出身

王念孙之父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雍正二年(1724)殿试一甲二名进士(榜 眼),官至吏部尚书,曾延请戴震为念孙授读,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尽得其传,《清史稿》有记载:初从休宁戴震受声音文字训诂,其于经,熟于汉学之门户,手编诗三百篇、九经、楚辞之韵,分古音为二十一部。于支、脂、之三部之分,段玉裁《六书韵表》亦见及此,其分至、祭、盍、辑为四部,则段书所未及也。念孙以段书先出,遂辍作。年二十余,与...

学术成就

作为徽派朴学的嫡系真传大师,王念孙运用就古声以求古义、从假借字以求本字和以意参逆而不墨守的方法和态度,从事训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中国古代文字学重形不重音,王念孙针对这一局限,用了十年的时间,采取为《广雅》作注的形式,援引经传,旁采众说,详加考证,就古声以求古义,改正原书错字、漏字、衍字等讹误甚多,遂写成《广雅疏证》,该书颇具创见,对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自言:训诂之...

精熟水利

于经史之外,王念孙还精熟水利,曾在工部为官期间著《道河议》上下篇及奉圣旨纂《河源纪略》,议者或误指河源所出,念孙力辨其讹,议乃定,《纪略》中《辨讹》一门,念孙所撰也。(《清史稿》)罢官之后,每日以著述自娱,著有《读书杂志》,对于古义晦涩、腾抄误写及后人点校妄自更改之处,皆一一更正。其中一字之考证,博及万卷之书,其精于校雠由此可见一斑。《清史稿》称颂高邮王氏一门:清经术独绝千古,高邮王氏一家之学,...

父亲永远是儿子的蓝天

亲爱的爸爸: 您好!好久不见,好想您。不知您在天堂过得还好吗?祝您在天堂里开心的过好每一天!幸福,快乐!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您已经走了一年了。这个联想有点不大吉利。儿子在心里默默地为爸爸祈祷,祝愿爸爸吉祥,平安! 人们都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拉车的牛。的确。爸爸您在儿子心中就是儿子永远的蓝天!为儿子遮挡风雨,顶天立地!您是那样的慈爱,威武!高大!在儿子的心中永远也不能忘怀。您...

人物简介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佚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赞誉。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记》以及别的书正...

人物介绍

刘绍宽(18671942),字次饶,号厚庄,浙江平阳(今苍南龙港镇白沙刘店)人,后徙居城西白石街。曾受学于孙诒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补廪生,次年举拔贡。二十四年,任平阳龙湖书院山长。三月,入京朝考,得一等第九名,复试被黜。归途抵沪,两访邑人宋恕,询问明治维新、康梁变法及督抚、士流动态和中西学情况。七月二十九日(9月14日),询问上海速成教习学堂章程,并曾前往昌言报馆和算学报馆。二十八年秋...

北京两名摄影爱好者在农家院睡火炕中毒身亡

  2010年12月20日03:00 京华时报    发生事故的房间被贴上封条。本报记者 彭科峰 摄   包括两名摄影爱好者在内的一行四人前往怀柔区采风并入住农家院,结果在夜宿火炕房时一氧化碳中毒,造成2死1伤。死者家属认为,农家院铺设的是政府部门推广的节能炕,因此农家院经营者和相关部门应该共同担责。   12月15日,怀柔区政府宣传处表示,事发农家院的节能炕是经营者私建的,不在监管范围内...

女销售员庆生当天被发现与好友离奇身亡

  2010年12月20日02:33 重庆晚报   头晚她在好友家借宿,两人一同出事   当晚,住宿赵家的除了好友夫妇和她外,还有一外地赶来祝福的神秘男子   昨日,是家住永川区双石镇的女医药销售员吴景40岁生日,为款待亲友,她特地在永川城区一家三星级大酒店预定了15桌酒席。上午,四面八方的亲友陆续赶来准备赴宴,却突然接到一个让人无比诧异和悲伤的噩耗:当天生日的主角吴景借宿在好友、当地教师赵...

女销售员庆生当天被发现与好友离奇身亡

  2010年12月20日02:33 重庆晚报   头晚她在好友家借宿,两人一同出事   当晚,住宿赵家的除了好友夫妇和她外,还有一外地赶来祝福的神秘男子   昨日,是家住永川区双石镇的女医药销售员吴景40岁生日,为款待亲友,她特地在永川城区一家三星级大酒店预定了15桌酒席。上午,四面八方的亲友陆续赶来准备赴宴,却突然接到一个让人无比诧异和悲伤的噩耗:当天生日的主角吴景借宿在好友、当地教师赵...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宝贝,我知道你一切都好,因为我让自己相信,你比活在人间更自由。我不是个爱唠叨的人,只是我每天都会和你说话,比你在我身边的时候说的更多,我给你写的信隔一段时间我都寄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看哪。2010年12月16日,你离开人间185天,离开我195天的日子,爸妈、哥哥、嫂子、邓刚、丁丁和我送你回去普宁的老家了。你在人间的家,也是面朝大海的,对着公路,公路那一边是一片海子,(我会把你在人间的家的图片发给你...

2010 12 19

今天是妈妈离开我的第100天了,这100天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想过的几个世纪一样的难熬,整天心不在焉,每天都会去想您,我是多么的希望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你能在家里等着我,以前的时候这是一件最平常的事了,而...

活和死的看法

妈妈!我思念您,一直以为您很坚强,一直以为您会活过80岁。 因为您的离去,我读懂了活与死的意义。 过去只是书本上知道:人生的价值就是为了人民而死,重于泰山;为了自己而死,轻于鸿毛。 只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定义。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您活得很有意义,只是离开我们有点太早了。我想你,家人都想你,知道人死就与灯灭一样,但活着的人与您阴阳两隔,想与您谈谈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默契。 您知不知道,我们为了...
  共1347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