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爱你...

新:今天是你的头七,我在网上给你建了纪念馆,想你时我就来看你,不过我不能为你上香和烧纸,因为我没有Q币。新:你在那边一定要小心不要再受伤哟......

冬季无雪

冬季无雪 ------------------------------------ 敬爱的父亲,你现在可安好? 生活是否总是这样,一切随遇而安,该结束的时候,就会结束。 感情是否总是这样,一切强求不来,该结束的时候,就会结束。 请您给我指导, 是否一切早已注定,就这样下去。 您的儿子: 苹果 萍萍 2010年12月19日

人物经历概况

  戴鸿慈先世祖居广东南海县西樵大同堡绿涌村(今南海西樵大同乡戴家村),十二世祖迪功 公时才迁居佛山,祖居佛山福贤里桑园。鸿慈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戴其芬,讳尧坤,字徽猷,号乾生,生于道光乙酉年(1825),终于光绪辛巳年(1881),光禄寺署正,诰授奉直大夫、奉政大夫,妻冯氏生三子,鸿慈即第二子。在学问上,其芬公可谓博通古今,研精经典,旁及天文地舆,医药卜筮, 家庭的氛围使鸿慈从小勤奋好学,不敢懈怠...

人物年表(一)

1853年4月(咸丰三年三月) 出生   1868年(同治七年) 补县学生,后由廪生选同治十二年拔贡,乡举第一   1873年(同治十二年) 娶妻梁氏   1876年(光绪二年) 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   1877年(光绪三年) 翰林院散馆,授编修   1879年(光绪五年) 督学山东,1881年父丧丁父忧,中法战争中在佛山倡办团练   188...

人物年表(二)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1月出版《出使九国日记》;充举贡考职阅卷大臣;统领法部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疾作,赏假调理;光绪帝和慈禧相继去世后,力疾销假视事   1909年(宣统元年) 赏一等第三宝星,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返国后奏言东三省事务;是年10月(八月)命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1910年(宣统二年) 1月1日为协办大学士;2月22日逝世,...

人物概述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辅国公。二十年(1894年)成婚,晋镇国公。二十七年(1901年)任满洲正蓝旗副督统。三十一年(1905年)载泽与徐世昌、端方、戴鸿慈、绍英被派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离开北京时被吴樾炸伤,延期赴日本、欧美。次年回国,上《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宪政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著有《考察政治日记》。三十三年(1907年)任度支部尚书,次年加贝子头衔。...

艺术经历

  他自幼酷爱京剧,中学时代向魏公陶学过《四郎探母》等戏,1936年拜马四立为师学老生,1937年下海正式搭班,在平、津、沪等地演出,边习艺边演出,期间向陈秀华、瑞德宝、张少甫等学艺。1940年与李玉茹、王金璐等中华戏校毕业生搭班赴沪,改名纪玉良。后又与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后同台。1951年参加上海人民京剧团,为该团主演。1955年并入上海京剧院,1971年调到上海五...

艺术特色

她天赋佳喉,台风严谨,演唱尤佳。做工细腻,唱念韵味纯正。徐东明是宗余(叔岩)派,她虽然是女老生,但颇有阳刚之气,唱、念、做都刚中见柔,柔中见刚。每都一地演戏,她的票价总要和四大须生之一 的杨宝森看齐。头三天打炮的戏码,是杨宝森在这里演过什么她也演什么。徐东明和杨宝森戏路子一样,她在余派的唱法上颇有些成功的突破和创新。如《空城计》诸葛亮[西皮二六]唱段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观山两个字都是阴平字,一般...

艺术经历

  幼年父母双亡,因受从事京剧工作的舅父影响,自小从赵达斋学戏。10岁登台演出《武家坡》;11岁考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和字科,先后向张连福、鲍吉祥、王荣山、高庆奎、蔡荣桂等学戏。由于天资聪颖,学习勤奋,成为该校的尖子学生。1934年经校长焦菊隐亲自引见拜马连良为师,专攻马派艺术。15岁时主演《群英会借东风》颇具马派神韵,被观众誉为小马连良。18岁毕业,1940年自组麟鸣社挑梁演出。20世纪40年...

演艺历程

1951年12月在上海参加义演,在《吕布与貂蝉》中饰貂蝉,受到扮演吕布的周信芳的赞赏。不久,由周推荐加入上海市人民京剧团,后随团并入上海京剧院,此后长期与周信芳合作,演出《打渔杀家》、《闯王进京》、《乌龙院》、《四进士》、《秦香莲》、《澶渊之盟》、《杨立贝》等剧。她艺兼青衣花旦,尤擅演泼辣旦,所演《乌龙院》、《杀狗劝妻》等剧均有独到之处。艺术上受周信芳影响较大,不拘于流派,注重从人物出发,敢于大...

从艺经历

1930年受聘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实习处主任,主持教学教务工作,并教授武生、武净剧目,如《四平山》、《战滁州》、《艳阳楼》、《挑滑车》等戏,傅德威、王金璐、袁金凯、张玉禅等均从其受业。并参与排演过许多新编剧目。历时10年,学校停办,遂组织光华社,使一些青年后学继续得到修业机会。20世纪40年代后期加入焦菊隐主持的北平艺术馆,参与新平剧的创改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参加《九件衣》等新剧的演出...

人物概述

6岁随父登台。初入富连成社,后入荣春社科班。从耿明义练武功,先后向王连平、沈富贵、尚和玉、丁永利、刘砚芳、钱富川、范宝亭、宋富亭等学戏,打下武生各工戏的全面基础。工架伟健凝重,身手干净稳练,唱念音清字明,吞吐有法,舞台作风严谨,上台从不惜力。坐科期间即已担纲挑梁崭露头脚。   尚小云先生不仅让他学杨小楼的杨派,而且学尚和玉的尚派,兼演这两派戏,同时长靠、短打、开脸武生戏,样样拿得起来。长...

演出剧目及扮演角色

长春先生晚年,已年逾六旬,而且身体发胖,体重达180多斤,在《战宛城》中扮演典韦,还能走出极帅极美、干净利落的肘棒子,这是与他同样情况的演员难以做到的。他为父亲助演《昭君出塞》里的马童,《摩登伽女》里的阿难,也都极为称职。

突患眼疾

惜盛年之时突患眼疾不能演重头戏,仅为配演。但他好学不倦,锐意进取,能戏颇多,无论昆乱大小武戏,无一不会。从科班的长远考虑,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一批能胜任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逐渐地把老先生接替下来,使京剧艺术得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1931年满科后留社任教。自大三科始,叶社长即命其为武戏助教,至小三科后,老辈武戏教师因年高相继退隐,自此富社武戏大多由其执教,他教学认真一丝不苟,所受剧目达百余出。为人耿直...

“教通本”

  王连平会的戏很多,他主要教武生、武丑和武净戏,也教文武老生戏。《大名府》、《太湖山》、《恶虎村》、《落马湖》、《冀州城》、《长坂坡》和《挑滑车》等许多戏,是他经常传授的剧目。他不只教主要角色,而是教全出戏的所有角色,即所谓教通本。每位角色的戏,他都说得非常仔细。盛字辈中的武生,大部分都是他教出来的。叶盛章所演的《酒丐》、《白泰官》、《智化盗冠》和《徐良出世》等拿手戏,都是经过王连平排过的。在科...

科班任教

王连平不仅戏教得好,而且通晓许多梨园掌故。王连平学成后即留在科班任教,直至1946年才离开科班去了晋察冀解放区,任延安平剧院张家口分院编导主任。1948年任东北军区军工部京剧团务主任。1951年任东北戏曲学校京剧科主任。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并入中国戏曲学校迁至北京,任教导室主任,京剧科主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京剧演员。1987年获从艺八十载,教学五十五年荣誉奖状。曾卧病多年。1992年病...

艺术经历与艺术影响

出身于北京一个梨园世家,9岁学艺,在天津拜名师李兰亭为师,12岁便登台亮相,后在河北、山东、新疆、东北诸省挑班领衔数十年,1950年曾在上海天蟾舞台创造了接连演出八个月的空前盛况;他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演出曾受到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鼎盛时与李少春、李万春、高盛麟等被誉为京剧四大武生,他的腿功、腰功和枪花被称为三绝,被剧评家誉为标准金钱豹,模范挑滑车。

人物简介

1942年出科后,拜丁永利为师,并从李洪春问艺。曾搭李盛斌、李洪春、宋德珠、叶盛章、奚啸伯、张君秋、梅兰芳等班。1951年参加新兴京剧团,曾于连本戏《鹤惊昆仑》、《明清八侠》、《西游记》、《封神榜》和《牛郎织女》、《青山英杰》等戏中,扮演主要角色。1954年于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后羿嫦娥》饰后羿,获表演二等奖。1957年于广和剧场,参加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为筹集福利基金联合演出《...

艺术经历

1853年时,因太平天国武装革命,武昌变为战场,谭志道偕妻及子鑫培,由水路乘船先至天津一带跑帘外(即农村乡镇之草台戏),后辗转进入北京。来京后,改唱京戏。搭程长庚主持之三庆班。擅长剧目有《断后》、《辞朝》、《钓龟》等剧。在当时曾与程长庚合演 《朱砂痣》,时称双绝。

艺术特色和代表剧目

据谭富英谈,其曾祖父谭志道,唱念字音多用湖北音,似今日汉剧唱念字音。擅长剧目有《断后》、《辞朝》、《钓龟》等剧。在当时曾与程长庚合演 《朱砂痣》,时称双绝。
  共1347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