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道光二十五年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前,随其父、兄出入钱塘、乌程(今湖州)等二十个府厅县衙门,青年时代即熟悉官场内幕,也学得了衙门办案、理漕、刑讼、交际等手段。二十五年,吴煦以捐纳得试用知县分发江苏,从此进入封建官场。二十九年又捐输米石获加知州衔,充苏州府署帮审。次年,先后署理荆溪(今宜兴)、震泽(今吴江)知县。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那一年,吴煦以补用知县升松江府海防同知,办理江苏漕粮和...

同治元年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江苏巡抚薛焕以华尔洋枪队在松江抗拒太平军得利,奏请将洋枪队改名常胜军,上谕加吴煦督带常胜军正任之职。吴煦怎样也未料到,这个督带却是一顶带刺的桂冠。清政府对外国侵略看之所以由拒绝到启用,是出于形势所迫,因此既想利用又怕难以驾驭,对外国侵略者始终处于重重疑虑之中。当清廷发现华尔旧部初不过千人,吴、杨漫无限制,陆续增至四千五百人,月饷七、八万两,且日益骄蹇,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革职后

吴煦被劾革职,实为明暗数罪并发所致。但他感到真正心痛之处,那就是在经济上受到的严重处罚。同治二年八月吴煦与杨坊被迫各出一半,还清了前项欠款纹银三十一万两,英洋六万三千元。吴煦贪赃侵吞的公款和剥削的民脂民膏,到头来却滚进了外国侵略者的腰包。吴煦对此并不服气。同治二年六月给他的朝廷中的支柱刑部侍郎军机章京胡家玉写信,说:自愧愚戅,疏于事上,抱怨李鸿章迁怒督带之人褫职而赔经费,哀叹革职后仅拥有督带虚名...

评价

吴煦的作为正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上海成为国际冒险家乐园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他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国,罪不容恕;他利用职权,损公肥私,置田开铺,鱼肉乡民,应加严责;他私允扩大上海租界,牟取不义之财,又知法犯法,购储鸦片烟,理受制裁;他为清王朝卖命,到头来被挤出圈子,也埋葬了自己,真是活该!但吴煦投入外交活动,大兴海关经济,创立银号事业,主张对外贸易,提倡近代军事工业...

宁海,你一路走好

张宁海是一个喜欢踢足球的男孩,只是他再也不能在球场上驰骋了。如今,他静静地躺在殡仪馆里。他牺牲的那一天,正好是他最爱的奶奶去世一百天的祭日。一百天前,奶奶去世,因为接近十一黄金周,张宁海瞒了领导,没请假,强忍着心里的悲痛继续上山执勤去了,连奶奶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一百天后,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从风景区采访回来的路途上,身体非常不适。一回家就钻进了被窝,喝红...

艺术经历

  初习老生后改青衣,师事陈德霖。1919年、1924年两次同梅兰芳赴日本演出。1930年又同梅兰芳赴美演出。1921年梅兰芳与杨小楼合组崇林社,姚玉芙与刘砚芳分任经理。为梅兰芳长期合作的好搭档。曾经担任富连成社顾问。

参演剧目

1921年1月19日期满出科后搭荀慧生、杨小楼等班演出于北京各戏院。1929年4月27日在北京前门外第一舞台举行义演活动,剧目有杨小楼的《美人计》、尚和玉的《回荆州》、荀慧生与高庆奎的《坐楼杀惜》、梅兰芳与余叔岩的《游龙戏凤》、邱富棠的《蟠桃会》等;最后是名家大反串演出《八蜡庙》,参加者有梅兰芳、杨小楼、程砚秋、余叔岩、马连良、郝寿臣、姜妙香、萧长华、侯喜瑞、方连元以及邱富棠(饰米龙)等。193...

献给爱妻我的日记《记录爱妻的最后日子》1

记的在2010年4月5日上午,你和我一起去玉顶山上坟回来时,你给我开玩笑说,明年这时你就要给我上坟了,我当时还说你别胡说八道了,那个时候你还没有确诊你的病情,真没有想到你说的话成为现实。你真的走了,每当我想到这些话时真是泪花就控制不了的往下流,想你我的爱妻你怎么这么快就真的离我而去呢?你就这么狠心不管我了吗?再后来我看到你的病已确诊我就把你最后的日子及我当时的心情做了记录,你当时在医院我没敢告诉你...

献给爱妻我的日记《记录爱妻的最后日子》1

记的在2010年4月5日上午,你和我一起去玉顶山上坟回来时,你给我开玩笑说,明年这时你就要给我上坟了,我当时还说你别胡说八道了,那个时候你还没有确诊你的病情,真没有想到你说的话成为现实。你真的走了,每当我想到这些话时真是泪花就控制不了的往下流,想你我的爱妻你怎么这么快就真的离我而去呢?你就这么狠心不管我了吗?再后来我看到你的病已确诊我就把你最后的日子及我当时的心情做了记录,你当时在医院我没敢告诉...

翦伯赞为国共和谈秘密牵线

1955年6月,周恩来出席中国科学院四个学部成立大会。会议休息时同周扬(右一)、范文澜(右二)、翦伯赞(左二)在一起交谈。 曾养甫派出亲信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 之后,国民党中亲英、美的一派开始产生了与中共谈判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要求。国民党高层等曾多次设法打通与中共的联系,其重要的渠道之一,是由曾养甫(国民党第三、四、五...

我真的希望有天堂

借人之手写出我此刻的心 我真的希望有天堂,希望我的女儿生活在遥远的天堂,可事实是什么???是我每天流着眼泪生活在痛苦的思念中,看到和女儿同龄的女孩,我就会流眼泪,走路不愿意抬头,因为抬头看到的全是我女儿的身影。 不想让远在天国的女儿不开心,还是想让远在天国的女儿开心,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实际是女儿已经永远永远的感受不到我们的爱了,而且她的爱也无法给予我们,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是我无法接...

翦伯赞案的形成和平反

  1978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我为翦伯赞先生申冤的诉状上批了7个大字:我认为应予昭雪!此批示下达半个月后,北京大学党委即在全校大会上为翦先生的10年沉冤彻底昭雪了。      翦伯赞,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1898年4月14日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早在1926年即参加北伐,并曾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特派员身份北上太原和归绥(今呼和浩特),...

央视女记者刘薇及来京务工者曾庆香救人牺牲获10万元奖金

  2010-12-18 01:0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在北京六环路交通事故中救人而牺牲的央视女记者刘薇及江西来京务工人员曾庆香,被追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还获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市民)称号及每人10万元人民币奖金。   第四届京华见义勇为奖颁奖仪式17日在京举行,刘薇、曾庆香各获10万元,由家属带领;另有9名见义勇为人员各获颁1万元奖金。同...

想起了翦伯赞的“让步政策论”

章诒和女士的新作《心坎里别是千般疼痛记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不禁想起文革初期对他的批判。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时任北大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我们这些初中尚未毕业的红卫兵能批他个什么呢?无非跟着两报一刊的调子鹦鹉学舌,着重批的就是他的让步政策论。翦伯赞是老共产党员,服膺马克思主义,自然相信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但他的理论创新在于,试图解释这阶级斗争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他说,每次农民革...

老农看守所内离奇死亡续:八家单位将联合尸检

  2010年12月18日07:53 山东新闻网-山东商报   商报济南消息 昨日,本报以《宜春看守所内老农离奇死亡》为题,报道了宜春市农民邹生怀在宜春袁州区仙源看守所离奇死亡的消息,引发巨大社会反响。记者获悉,今日江西省、宜春市以及袁州区三级共计八家单位将对邹生怀进行联合尸检。不过,期望第三方机构介入尸检的邹生怀家人对此并不赞同。   即将对邹生怀进行联合尸检的,是江西省市区三级公检法部门共...

宝荣,天堂的路上一定走好!

你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你走了,带走了无尽的痛苦,也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痛苦;你走了,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让我懂得如何去过今后的余生;尽管没有遗言,但我读懂了你最后留给我的眼神,要善待父母、孩子和自己。你走了,永远。。。。。。,在去天堂的路上,你一个人会冷吗?祝你一路走好! 你走了,你是个好人!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来送你,你知足吗?你飘然而逝,离开了疼你、爱你的丈夫、女儿和父母。...

民警李永杰为救两名战友遭遇车祸身亡

  2010年12月18日02:17 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 于扬 通讯员 郭利军   本报周口讯 12月16日晚10时50分,在省道洛(阳)界(首)公路周口商水县境内,执行抓捕命案逃犯的商水刑警李永杰,为掩护两名战友,生与死那一瞬间,他把战友猛地推出险境,两名刑警获救,而他自己却倒在疾驶的车轮下,不幸以身殉职。   当日下午4时,有知情群众向警方举报,一外地命案逃犯在商水县境内现身。该...

怀念祖父翦伯赞

翦安   我的祖父翦伯赞1898年出生在湖南桃源的一个维吾尔族家庭。1924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经济学。1926年回国从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历史的研究。1930年开始参加有关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起,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统战和理论宣传工作。   从1949年到1968年,燕东园是祖父工作、学习、生活了近20个春秋的地方,...

宝贝爸爸好想你

宝贝、你知道吗?爸爸又多么的想你而你却永远也不知道了、以为你会知道爸爸对你的思念那么幼稚的念头时刻都会在我脑里、多么希望只是个梦、当梦醒来一切都是那么实在、现实、现实你已经离开我、爸爸永远...

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忆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

  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忆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   作者:章诒和   1942年秋,我出生在重庆北碚李子坝的半山新村⑴。   新村有两幢二层小洋房,每幢可安置两家。第一幢里,一号住的是庄明远,二号住的是邓初民。第二幢内,三号住的是我们全家,四号住的是翦伯赞⑵夫妇。所以,章、翦两家是紧挨着的邻居。   如果说我从娘胎里出来,第一眼是认识了父母的话。那么,我的第二眼就是认识了翦伯赞。   有一天...
  共13472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