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陈济棠题字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政界名人陈济棠先生,世人只晓他是个行伍出身的将才,却很少知道他能写得一手好字。其实他从小酷爱书法。他主粤期间,办实业、察民情、勤政务,还时时不忘为茂名县(今高州市)的市政、文教卫生等公益事业的建设出力,先后建起了高州飞机场、德明中学、广南医院、南秀农业学院、南秀农场等。图为他在上世纪30年代为高州民国日报题的字。

陈济棠-政治路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济棠由欧洲回国,任国民政府委员及最高国防委员和战略委员。1940年春更任国民政府农林部长。1942年,又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日本投降后,陈济棠奉命为两广宣慰使,由重庆回到广州。他一面使林翼中进行谋取广东省参议会议长一席,一面和一些文武旧部,共同创办了珠海大学、海洋渔业公司和一个供失业的中上级旧部居住的新村,借此恢复势力,重掌广东政...

起义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九月十四日(11月4日)上海革命党人起义获得胜利,苏州商绅即劝说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起义。推举为苏州都督。沪、苏革命党人随即筹划夺取江宁(南京)。当时驻守江宁的清军有徐绍祯的陆军第九镇、张勋的江防营和巡防队、督署卫队、驻防旗兵等,由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统一指挥守城。九月十八日(11月8日),徐绍祯率第九镇在秣陵关起义...

陈济棠-两广事变

1936年6月,陈济棠联络李宗仁、白崇禧, 以抗日为名,发动了反蒋的两广事变。在此之前,李、白曾多次劝其反蒋,但他怕反蒋不成,反丢了地盘,始终不肯贸然相从。但在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入华北。蒋介石高唱攘外必先安内,决心结束两广半独立局面。陈济棠也已派其兄陈维周到南京刺探到蒋对西南的新政策,探悉了蒋解决西南的三大原则,即:彻底解决广西的李、白,由中央协助广东出兵,驱逐肖佛成等反蒋的元老离粤;...

陈济棠-对共围剿

陈济棠在统治广东期间,因他不是蒋的嫡系,时时怕被蒋搞掉,所以,他一面利用国民党内反蒋的元老派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作为自己的政治屏障;一面又暗中与蒋勾结,接受蒋的贿赂,并几次派兵剿共,为蒋效劳,以保持他南天王的地位。1932年3月,蒋介石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任命陈济棠为赣、粤,闽、湘边区剿匪副总司令(总司令蒋介石)。初时,陈犹豫重重,迟疑不决,一怕派兵入赣必被红军纠缠,难于摆脱,二怕蒋介...

陈济棠-派系相争

  北伐时,陈济棠率部驻防高、雷、钦、廉地区,兼任钦廉警备司令,从事南路的绥靖工作。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内心抵触,在他驻北海期间,压制工人、农民运动,排斥进步青年,又使其胞兄陈维周承办各项捐务,牟取暴利,引起各方不满。陈看到这种于己不利的形势,便与他的亲信师参谋长李扬敬、师政治部主任林翼中密商,决定出国考察,借以缓和气氛和博取进步的外衣。1926年冬,他便请准去苏联和一些欧洲国家...

清史文载

端方,字午桥,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由廕生中举人,入赀为员外郎,迁郎中。光绪二十四年,出为直隶霸昌道。京师创设农工商局,徵还 ,筦局务,赏三品卿衔。上劝善歌,称旨。除陕西按察使,晋布政使,护巡抚。两宫西幸,迎驾设行在。调河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二十八年,摄湖广总督。三十年,调江苏,摄两江总督。寻调湖南。颛志兴学,资遣出洋学生甚众。逾岁,召入觐。擢闽浙总督,未之官,诏赴东西各国考政治。既还,成欧...

湖南神童

凤凰地处湘西,民风朴野,教育本不发达。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从军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事之世,当时湘籍大儒曾国藩在湖南创建湘军,提倡文人治军,以理学管治人心,要求军人上马能提刀杀贼,下马便训练士卒,在湖南讲教重学于是蔚然成风。熊兆祥在这种氛围之中,自愧自己一介武夫,难预风流,便一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一方面着力培养自己的长子熊希龄,希望他以后能够读书成材,光耀门庭。故熊希龄自幼便接受严格的家教,一心向学...

人物经历简介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盛京东郊渔樵寨村(今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祖籍山西汾阳县。据族谱溯源和后人代代传述,郭家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的远祖在明朝迁来东北戍边,到清代由于世乱和兵祸,家业无存,其祖父一代迁到渔樵寨村落户。郭松龄的父亲郭复兴曾想追求功名复兴家业,但家境的衰落迫使他放弃进仕之路,在乡村做了一名私塾先生。郭松龄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尽管自...

爸爸:您去哪了。

爸爸:您去哪了。怎么总在梦里也见不到您呢? 爸爸,我听同事说已故的老人常托梦给健在的亲人。有时侯笑的很开心。有时侯要吃的。有时侯感冒了要药等等。我听了很羡慕。爸爸您却从未这样在儿子的梦里出现。也从未告诉过儿子您缺什么。您生前就是这个样子的。对自己太不关心了。从未说过自己累或不舒服、从未要过什么吃什么穿的之类的。总是笑呵呵的,一切从俭。现在您去了,依旧这样,有什么需要也不张口。爸爸...

天冷了

天越来越冷了。爸爸你在那边还习惯吗?您是穿着秋装走的,现在还暖和吗?冬衣已给您送去,听天气预报说今的 冬天很冷很冷。希望厚厚的冬衣还能给您挡风雪。

和妈妈说

妈:明天就是您离开我们走向天堂的七期忌日,我们已经把祭品准备好了,不知妈妈您还有什么要求,如果您还需要什么,就给我们托梦,跟我们姐弟四个谁说都行,我们一定照办。 妈,不知道您到天堂以后的身体情况如何,多保重,自己照顾好自己。天冷了,我们给您多带点衣服。 妈,尽管天地之间相隔遥远,我们母女的心是相通的,冥冥之中您还在帮我,我都感受到了,谢谢妈妈。 妈,我爸挺好的您不用挂念他,现在可听话了,能做...

父母质疑医院用药致儿子死亡 冷冻尸体一年

  2010年11月01日01:16 城市晚报   本报白山讯 还有十三天,就是靖宇县青年李克明去世一周年的日子,然而他的尸体却始终被其父母保存在殡仪馆的冷冻箱内,原因是二老质疑儿子的死与靖宇县人民医院在诊疗中的用药有关。   /死者家属/   在医院先打针后吃药   回家一段时间后死亡   据李克明的父亲李建讲,儿子李克明如活着今年32岁了,当过兵,生前在靖宇县畜牧局工作。2009年1...

记忆

一个人静静地想着 那些潮起潮落的故事 眼泪滑落都没有察觉 我在思念着谁 谁已成为我生命中的回忆 总把过去的惆怅加减在今天 有人说爱一个人平淡如水 思念一个人却是撕心裂肺 有一种距离无法逾越 有一种思念无法抹去 在疲惫的脑海里 幻化着你的身影 最终却发现空白一片 只剩下空洞的守望 不愿有人看见自己 落泪的那一幕 有太多的无奈 不是人所能掌控的 也许 我们只是...

小白船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伟大的母爱啊

袅袅炊烟,是母亲对我的牵挂;片片白云,是母亲对我的期盼。 迷朦的田野,涌入眼帘的,依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话语。 难以忘怀呀,母亲教我咿呀学语;难以忘怀呀,母亲教我蹒跚走路;难以忘怀呀,母亲教我做人的道理。 母亲,您是我黑夜的引路人!母亲,您是我夏夜的启明星! 搀扶您颤抖的手臂,我好感动。母亲,您拥有一双勤劳的手,那双手曾为我遮风,那双手曾为我挡雨,那双手曾牵引着我长大,那双手曾背负我远行的...

母亲

岁月无痕,母爱无声,母亲默默地陪着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 母亲,我们生命的起航点 母亲,是我们行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激发着我们走过一站又一站 母亲,是森林里的一株挺拔的白杨,给我们小草遮风挡雨 母亲,是永远在我们身边的一宗涓涓流淌的小溪,指引我们的方向 母亲,是一本精彩的书,里面五彩缤纷的内容让我们永远读不够

想起妈妈每次陪我去商店买东西

每次我开车去买东西,妈妈都喜欢陪我去。妈妈可以帮我选菜,妈妈可以帮我比较价格和质量,妈妈还可以帮我算总价,然后对照收银员算的总价格。我妈妈心算可快了,每次都是妈妈发现有错误,然后得意纠正。

思念爱妻—“七十华诞”庆典有感

故园一别四七载,七十华诞新区庆。 楼高景新无熟物,情系何处故旧来。 遥想当年陪佳丽,留有倩影惊四海。 东边日照还此时,可惜鸳鸯已孤单。

曾记否?

  曾记否?你是那样的内敛,从未张口叫我一声姐姐,在送我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一再要求你叫我一声,你才勉强的叫了我一声,也是唯一的一声姐姐。   曾记否?十五岁的我用一张火车票带着你和六岁的表妹从北京到郑州。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现实却是这样的残酷,你我已是天人两隔,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再也看不到你顽皮的笑容了,我们好心痛,你知道吗?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