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马青年——回族人民解放的先声

  一九三六年五月十八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挥师西征。六月一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布告,庄严地宣告:帮助回族与蒙古族人民建立独立政府。并向西征红军发出重要指示,要求红军各部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的工作,团结回民和蒙民共同抗日救国。西征红军进入宁夏回民地区后,就把帮助回民建立独立政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红一...

雷天觉-人品风格

  雷天觉是在苦难的旧中国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与艰苦奋斗的思想始终牢记在他心中。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培养了他为人诚恳、正直的品格。他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各种环境下,他始终不渝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事业中,在他50多年的奋斗业绩中,铸就了他重视实践,深入实际,顽强刻苦、坚轫不拔的高尚风格。他无私地奉献,成为教诲年轻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榜样。   雷天...

雷天觉-创造发明

雷天觉在五十多年的机械工程科研与教学的实践中,在学术理论与实践中有长久意义的发明如下: 弹性流体静压轴承   在磨床开发中,他深知静压轴承在未来工业中的重要性。所谓静压轴承,是将高压介质(液体或气体)均衡地打到轴和轴承的四周间隙中,使二者完全分离,因此,这种轴承便完全没有松动和摩擦。而传统的最常用的做法是将介质通过相同的阻尼管打到轴承四周,以达到均衡的目的,同时轴承内表面须具有需要的形状。在...

叛投曹操

许攸感叹袁绍的不足为谋,更加上同为谋士审配的谗言加害,于是念着与曹操的故旧,转投到曹操的门下。袁绍失去了一员最得力的谋士,后人有诗叹曰:   本初豪气盖中华,   官渡相持枉叹嗟。   若使许攸谋见用,   山河争得属曹家?   许攸投曹操后,建议曹操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袁绍死后,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冀州城,令袁尚兵败...

雷天觉-主要著作

著有《三坐标自动编程语言(软件)》、《连杆大头轴承套在线检测法》、《高速圆弧齿轮》、《静压轴承的灵活运用》、《摩擦学对设计观点的影响》、《弹性流体静压轴承》、《弹性齿多齿分度盘的分析》、《液压传动的新方向》。 2005年11月4日逝世,享年92岁。

辅佐袁绍

袁绍帐下得力谋士之一。袁绍兴兵将大军十万围官渡攻曹操,在官渡之战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都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都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   遗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认为...

雷天觉-成就贡献

综述   雷天觉在他致力于振兴、发展中国工业的奋斗历程中,在机械工程的许多领域都有他的建树,尤其在机床、工具、计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他的很多成果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属于发明创造范畴。 30年代   早在30年代,中国工业正处于萌生状态,虽然不少有志之士想振兴工业,终以受到国际资本的摧残而难有大的作为。抗战开始后,他随当时资源委员会的中央机器厂迁到昆明,那里与沿海工业区十分隔绝。雷天觉等...

雷天觉-生平概况

解放前   雷天觉,1913年1月29日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浏阳县。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雷光宇研究王阳明学派哲学,主张即知即行,反对言行不一。由于所受的教育是以爱国主义和艰苦建国为基调,加上家庭的影响,他从小立志发展自己国家的工业,振兴中华,这成为他一生的追求。雷天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又在当时南京兵工署工作一年,即参加到当时的资源委员会筹建的机器制造厂(1939年秋定名为中央...

雷天觉-人物简历

1913年1月29日 出生于北京。   1935年 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   19351936年 北平大学工学院助教。   19361937年 南京兵工署化学研究所绘图员。   19371942年 昆明中央机器厂工程师。   19421947年 在美国实习。   19471949年 上海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   19491950年 华东工业...

相关事件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计胁韩馥,遣郭图等为之陈说厉害,遂领冀州牧。后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建议迎帝都邺,挟天子以讨不从,但郭图等以为群雄并峙,各欲为帝,如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抗命,诸多不便,袁绍听之而不行。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郭图等反对沮授与田丰的持久战略,认为十围五攻,势如覆手......今...

雷天觉-基本简介

雷天觉(1913~ 2005)   中国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3年1月29日生于湖南浏阳县。   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随后留校任教一年,又参加了中央机器厂的筹建工作。   1937~1942年在美国实习机床与工具制造。曾任资源委员会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   1949年后,历任上海机床厂前身虬江机器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第一...

经历简介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淳于琼出任右校尉,与袁绍、曹操同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随袁绍回渤海,起兵讨伐董卓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建议迎天子,定都邺,挟天子以讨不从,但淳于琼等以为群雄并峙,各欲为帝,如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抗命,诸多不便,袁绍听之而不行,此...

古大存儿女忆父亲

土改时,有一些农人到省政府,想揪李章达师长教师回他故乡东莞接管奋斗、退租退押。古大存亲身出头具名欢迎这些农人,耐烦和善地向他们讲汗青、讲道理。古大存的话使农人们口服心服,连声报歉,立即撤退前往。 年近七旬的曾史文,向阻拦平反冤假错案的景象停止了逆来顺受的奋斗,间接向党中央、中央纪委申述。曾史文的尽力,艰巨而又慢慢地获得停顿。任仲夷同道顶住层层压力,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中纪委的干涉干与下,省委...

深切怀念古大存同志

薄一波   今年,是古大存同志诞辰1 0 0 周年。为了纪念他,广东的同志出版纪念他的文集,并请我写文章。我欣然命笔。   我与大存同志相识在革命圣地延安。那是1 9 4 3 年,古大存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任一部主任。我在一部学习,对他传奇般的革命经历早有所闻。他深入细致、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和胸怀坦荡、正直豪爽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存同志虽然逝世3 0 多年,但仍有很多同志在怀念他...

纪念古大存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穗召开

2007-05-29   昨日,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广州召开纪念古大存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与会同志深切缅怀了古大存同志的革命业绩,表示要学习和继承古大存的革命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老同志寇庆延、王维、范希贤、郑群,古大存同志的亲属,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以及五华县委书记黎健平等共约150人出席了座谈会。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

古大存的两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徐妙娇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调动七个师围剿广东红十一军,古大存率红十一军孤军奋战,徐妙娇不幸被捕,35岁就义,就义前被打得遍体鳞伤游街示众,最后高叫共产党万岁走上刑场。 第二位妻子曾史文   广东省委原书记古大存遗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老战士、广东省商业厅离休干部曾史文,于2006年10月24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在古大存蒙冤30年后,曾史文历时五年,多方奔走,终于为丈夫...

古大存-传说

传说1928年,两广地方军阀余汉谋率部疯狂向东江各县大举进剿,成立了灭古委员会。到处悬赏格缉拿古大存。古大存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带领一个三人小组,从琴口出发,来到山湖小坑牛地坪陈泉等的打石寮中,发动石牌、小坑、下坡、大坑等村穷苦农民开展对敌斗争。   这一天,古大存来到下坡村,住进郭某家里。古大存的到来,郭某脸上突然掠过一丝不安神色,但他马上又冷静过来,盛情款待古大存同志。琐事寒暄后,郭某...

古大存-人物生平

古大存,(1896-1966)原名古永鑫, 广东五华人。他是深受人们爱戴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一生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不畏强暴,不避险恶,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1917年春入梅县中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春入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受共产党人和马列主义书刊的影响,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毕业后,即参加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的东征军,任战地政治宣传员、宣传队负责人。 ...

研究方向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

琼·罗宾逊对经济学的贡献

 1933年她,发表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书,因之闻名于西方经济学界。30年代初,由她和卡恩等人组成凯恩斯学术圈,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后,当时已是著名经济学家的罗宾逊高度评价了这一著作,并写了许多阐述凯恩斯理论的著作和文章,成了一个重要的凯恩斯主义者,从50年代起,她投入了很大精力与经济理论界居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综合派论...
  共13483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