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张继成个人介绍

张继成(19152008)湖北省大悟县人。1928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南征北战,参加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44年,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调到东北工作团,将赴东北建立根据地,在黑河开辟工作,并建立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任参谋长。1949年春,张继成随军南下江西省任省物资局局长,后来调回天津市任物资局顾问。张...

刘苹个人介绍

刘苹(1917―1941)河北安新人。1934年毕业于安新县乡村师范学校。1935年任小学教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选为安新县青年救国会主任。1938年秋,到徐水县开辟抗日工作,组建中共基层组织,整训抗日武装,正式成立三十七大队,后改为二十五大队。1939年,徐水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被选为第一任县长。1941年10月12日,正在整顿的徐水县党政机关和县大队突遭日伪军500...

何应钦:从“乡巴佬”到 东洋留学生

何应钦生于1889年4月2日(农历庚寅年闰二月十三日,清光绪十六年)。其祖辈于清朝中期由江西临川随军出镇贵州,由行伍转为经商兼事农耕,先后落点于黄草坝、捧乍,最后定居泥凼的风波湾。   生于农村大山深处的何应钦,自幼身体强健,7岁发蒙就读于泥凼私塾,勤奋好学。1905年16岁时,一天下午放学回家,见家中无人,于是在楼上玩其父的毛瑟枪,不慎走火,打穿屋顶。他怕父亲责骂,急忙跑到附近亲戚家躲避...

广东韶关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坠楼死亡 已被免职两年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 2010年10月17日10时05分14秒   2008年3月12日,武江原区委书记邬学新(右)到韶关市第十四中学进行视察调研   笔者从韶关市警方了解到,该市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昨日坠楼身亡。   昨日下午5时左右,韶关市武江区政府办公区院内一名男子从办公楼七楼坠下。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即派员赶往现场,同时通知120前往救治。经医护人员现场救治,证实该男子已经死...

韶关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跳楼自杀 死前曾割腕

  2010-10-18 07:34:20 来源: 南方日报   10月16日下午17时许,韶关市武江区委原书记邬学新从武江区政府办公区院内办公楼天台跳下身亡。   事件发生后,韶关公安机关迅速调取办公楼内视频资料展开调查。经查,当日中午12时许,邬学新自行回到武江区政府办公楼511办公室内。17时许,邬学新乘电梯上到办公楼七楼,再徒步上到天台跳下身亡。现场勘查其左手有割脉受伤痕迹,公安机关在...

何应钦简历

1908年入日本振武学堂   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任历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 何应钦公馆  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   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   1926...

朱学范:怀念王葆真同志

朱学范 时光过得真快,王葆老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他那刚正不阿、乐观而又倔强的形象,我至今记忆犹新。 王葆老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国民党的元老。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我与王葆老都被选为中央常委,他为民革工作九死一生,深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我与王葆老是在重庆认识的。1946年2月10日,我们劳协的...

何应钦简介

生卒:(1890年4月2日 1987年10月21日)享97龄   祖籍:江西南城 学历:日本士官学校   职业:国民党政治家、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王葆真在上海被捕的真相

百岁老人王葆真先生,离开我们已多年了。关于这位老人的身世,概括地说,是与中国现代革命息息相关的。因为他的一生,正是中国人民处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转化为半殖民半封建的过程。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许多仁人志士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决死的战斗精神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作过多少可歌可泣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写下了一页页的血泪历史,最后才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中国...

曾广方-主要论著

1 方圣鼎,李良泉,钮经义,曾广方.南瓜子化学成分的研究,I新氨基酸:南瓜子氨酸的分离及其结构研究.化学学报,1962,28:244.中国科学,1961,10:845. 2 朱大元,陈政雄,曾广方等.补骨脂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1979,14:605. 3 陈政雄,黄宝山,曾广方等.中药白花前胡化学成分的研究.四种新香豆素的结构.药学学报,1979,14:486. 4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

曾广方-药学教育

曾广方十分重视药学教育,自1935年起,长期兼任上海中法大学药科及杭州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医学院)药科教授,讲授植物化学有关课程,传播中药研究经验,并结合实际介绍中药成分的分离及鉴别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曾在上海创办了广澄药学专科职业学校,为中国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中级药学技术人才。 曾广方重视青年人的基础实验技术训练和外文学习。平时进行实验时,他从装置一直到反应过程...

曾广方-中药化学

系统研究含黄酮类成分的植物药曾广方早在1928年就开始从事中药成分化学研究,从50年代起,他试图寻找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药物,系统地研究了含黄酮类成分的植物药,发现了许多新化合物。值得提到的是,他从中药补骨脂中发现了一种带有异戊烯基的双氢黄酮及查尔酮化合物,并用化学降解、波谱法及全合成方法阐明其结构式,这远早于印度科学家的工作。 致力于常用中药的化学基础研究曾广方很早就感到,常用中药没有很好地进...

曾广方-生平概况

曾广方,字兢生,1902年6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古鹤乡。1917年,小学毕业后转入日本东京成城中学,3年后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即现在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气化学科。1924年毕业后回国,在大连满铁中央试验所工作,从事植物油裂解制备碳氧化合物等研究工作。这是他最早参加的科研工作,那里的严格训练,对他以后的科学研究生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28年,曾广方入日本东京帝国大...

曾广方-人物简历

1902年6月21日 生于广东省中山县古鹤乡。 19201924年 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科学习。 19241927年 任大连满铁中央试验所技术员。 19281931年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药学科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 19311937年 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生药科研究员。 19351937年 任杭州浙江医药专科学校药科兼职教授、上海中法大学药科兼职教授。 19371...

三毛评价

  三毛热爱祖国。她很早就提出两岸不能再分离了。1985年,她在一个几千人参加的演讲会上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她是在台湾第一个把《义勇军进行曲》公开唱出来的人。唱后台下一片肃静,许多人替她担心。   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

三毛死因经过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   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第二天,台湾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三毛的死讯,香港80余家报纸也对此作了详细报道。然而事隔不到半年,就有各界人士对三毛的...

三毛死因评论

  台湾女作家三毛已去世多年,可是她的确切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近日,一本名为《三毛死于谋杀》的图书纷纷出现在上海各家书店中。但其中对三毛的很多十都进行质疑,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用三毛助自己出名的动机。   书中把对三毛死因的各种猜测,比如绝症无望说、孤单寂寞说、为情所困说、江郎才尽说及自杀情结说等,都一一予以驳斥。书中还引用了10位著名人士对三毛的谈论,认为三毛死得怪异、突然,她没有理由自裁。把三毛...

三毛作品欣赏

《不死鸟》《明日又天涯》《云在青山月在天》《归》《梦里梦外》《不飞的天使》《似曾相识燕归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我的写作生活》《骆驼为什么要哭泣》《在风里飘扬的影子》(西沙)《童话》(西沙)《两极对话》 雨季不再来   《序》(舒凡)《惑》《秋恋》《月河》《极乐鸟》《雨季不再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安东尼我的安东尼》《赴欧旅途见闻录》《我从台湾起飞》《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三毛简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

“三毛”名字的来历

   1943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 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陈懋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