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转为繁体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转为繁体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佛教为什么会肯定因果法则
人类文化的开展,一切知识的进步,都是由于推究因果而来。例如我们感到热时,在内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如何获得凉爽的要求,有了这种要求,进一步就要追究为何会热?如何才能不热?追究的结果,发现得到凉爽的方法,于是发明了电风扇及冷气机等。察果知因,不但肯定了因果法则的存在,亦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发达。根据这一事实来说,因果法则的观念,不论在印度思想界,抑或在西洋学术界,没有不存在的,因为不循因果法则立论,根本....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佛教中的“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以时间之因果关系而言,因在前,果在后,此称为因果异时;但若就空间而言,则如束芦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广义之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同时。 那么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呢?首先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谓百丈曰:昔我住....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佛教常说的“回向”有何意义?
回向,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 东晋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 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道绰禅师于安乐集卷下,解释回向有如....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我们常说的“禅定”与“禅宗”有关系吗?
我们常说的禅定与禅宗是有关系。但也是有分别的,因为,禅宗固然主张参禅习定,凡是禅定,却未必就是佛教的禅宗。 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的工夫和禅的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助长,成一螺旋形的状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脱之道上升。其中的定,就是....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义有六: 一、朝山可培养我们人低声下气,消除我们的高傲之心。 二、朝山可接引刚开始学佛的人,由浅入深的了解佛法之根本,以此培养善根成熟。 三、朝山可渐渐净化我们无明习气,使我们的智慧渐增。 四、朝山真正本意在于此道场有大善知识,可请善知识为朝山者开示解脱法要,以启迪智慧,顿破无明,证无生法忍,同出三界为宗。 五、朝山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一....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理解:出了家就是和尚,这种认为是不对的。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如其法弟继任住持,称其退居和尚,如其弟子、法子继任,称其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何谓出家?出家后还能还俗吗?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或道听涂说,或受传统邪说谬论而导归成邪论,自始至终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实义,也因此思想中毒巨深,障碍自己对如来正法的认知,想要踏入佛门求得正觉,实乃飘渺,甚可怜愍! 出家(梵语Pravraiyaj)真正的含义是在出离五欲六尘的因缚,不受其所沾染,正解其境本空,幻化不可得,得亦得不住,如是精....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一般社会人士静坐的宗旨,不外乎让心灵得到轻松、舒适、轻安,让精神和谐统一而已!甚至把身体调好,延年益寿,甚至练丹运气,使自己长年百岁,这一连串的静坐之法,是世间法,甚至有些宗教家静坐以求感应生天等等,这依佛法而言是不了义的,治标不治本,无法达成解脱(梵语vimoksa),不得证悟菩提(梵语bodhi)的。 佛门中所谓坐禅与静坐是有差别的,静坐未必包含坐禅,坐禅有包含静坐,出世法有含概世间法,世间....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详说“藏传”佛教僧职
所谓僧职,就是僧侣之职称。即从事有关寺院、法会以及僧侣管理等事之职务。 藏传佛教僧职一般分为: 封号性僧职 藏传佛教中僧人的身份区别在于他们的僧职,一般分为封号性僧职、学位性僧职、戒律性僧职和寺院组织中僧职。 封号性僧职就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在藏传佛教僧职中声望最高。这类僧职起源于中国元朝的公元1260年,忽必烈皇帝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为国师,负责全国的佛教,1269年,忽....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为什么寺院里念经总要用木鱼?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鱼,用在僧众的修学上。从木鱼....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9号
首页
«上一页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