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咒是什么 我们持念真的有用吗

咒的作用应该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语句所组成的符号,代表著特定神明或佛菩萨的尊称和力量,从原始民族的宗教起即已发生。 咒语的出现,一般是透过所谓通灵者的媒介,由神灵所传授,而为民间所采用,不论东西方,都有咒语的流传、使用和信仰。在中国民间,符咒并用。符是用笔绘成的符号,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灵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现代人所称的民俗治疗法,也可以产生疗效,由所谓民间信仰的符咒力....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教所讲的消灾、延生有可能吗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会跟着转变。这好像犯罪的人,在受审之时,若承认犯行而有悔意,并和法官合作的话,法庭对他的判罪量刑会减轻。古....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教中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或称为黑业),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也能修善业(或称为白业),而升天堂、出三界乃至于成佛;其他众生,除极少的特殊例子之外,既不知善,也不知恶为何事,只有随业受报的自然行为,而没有心意的造作在内。所以,人是道器,只有人能修道,并能弘道,因此,戒杀是以不杀人为根本。 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教为什么放生 又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一九七四年越南沦陷于共产政权之后,向外流亡的难民一波接著一波,其遭遇有幸与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内,又被抓了回去;有的在海上漂流,葬身鱼腹;有的虽然逃出越南,但无....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指的是什么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一定要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尊称为法师?

法师(Dhammqcariya)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Suttqcariya),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Vinayqcariya),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Abhidhammqcariya)。更高的是三藏法师(Tipiwakqcariya),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受到这个称号。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门礼仪中四威仪指的什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佛教中的四威仪是指通过人的行、住、坐、卧四个方面来规范佛教信众的行为规范。 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1、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和尚二字的含义及由来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qdhyqya (P. Upajjhqya) 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词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