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佛塔的来历和佛塔艺术

大理佛塔寺无影塔 佛塔,亦称宝塔,是佛教的象征。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的stupa与巴利文见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由于古印度的Stupa是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为何民间流行男戴观音女戴佛?

饰物佩戴,现如今的佩戴习惯是男戴观音女戴佛。 身为女子,世事烦扰,难免愁肠百结,佛的宽容大度静默正可化解种种愁绪。 因此女子佩戴佛,可促使自己平心静气,豁达心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 观音是中国数千年慈善与救赎的化身,是真善美的代名词。 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由男士来佩戴,可消弥暴戾,远离是非,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 男人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人间天堂生死恋

亲亲爱爱兄妹情, 生生死死两手牵。 卿卿我我红尘缘。 何年何月共婵娟。 缠缠绵绵爱意浓, 旷世之恋志更坚。 时时刻刻都想念, 分分秒秒爱相传。 日日夜夜梦相随, 朝朝幕幕相依难。 昼思夜想鹊桥会, 痴痴呆呆望穿眼。 相拥相依心中暖, 相爱一刻比蜜甜。 风风雨雨日月转, 春夏秋冬有一年。 一生一世永不弃, 生生世世爱相....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猪八戒指的是哪八戒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朱罡烈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汉传佛教过去受戒为什么要烫戒疤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的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 根据《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烧戒疤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认识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我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礼佛时我们为什么要双掌合十?

我们在礼佛或者拜见僧人的时候都会虔诚静心的双掌合十深深鞠躬,我们都知道鞠躬是一种礼仪,那么为什么要双掌合十呢? 合掌又称合十,即把双掌及十指合拢于胸前,是表示自己诚心诚意的一种敬礼。原为印度表示致敬的礼仪,犹如中国传统以拱手为敬,现代通行以握手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归敬。 如《西游记》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孙悟空有事,要见如来。《日用规范》介绍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参差,须当胸....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释迦牟尼成佛处还有遗迹吗?

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q),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Gayq)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吗?

阿弥陀佛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再高强,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么如来佛和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人吗?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佛教中所讲的缘起是什么意思?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