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汪斌

浙江大学教授   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浙江《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与国际区域经济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独著、合著或主编的著作十余部,论文六十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政府、上海市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先后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浙江省社会...

加拿大教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寻证

昨天,由30位加拿大教师组成的2005年中学教师和平与和解中国访问学习团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教经济、历史的教师Billbradley参观后告诉记者,展示的历史是他不敢相信的,完全是畜牲的行为。   下午,南京大屠杀2位幸存者79岁的倪翠萍和76岁的常志强向加拿大教师团讲诉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倪翠萍家6口人被日军杀害,怀孕的婶婶被日军轮奸致死;常志   强一家10口人被...

李自健油画在郑州巡展 《南京大屠杀》震撼人心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9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由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带来的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日前在河南省美术馆展出。包括蜚声海内外的巨幅历史油画《南京大屠杀》在内的170多幅油画作品,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更是心灵震撼。 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由省文化厅、省文联与美国李自健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省美术馆承办。画家李自健多年来对绘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形成了他真实质朴的现实主...

中华日本学会顾问骆为龙:再接再厉 继续前进

由花冈受难者联谊会、花冈和平友好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花冈和解十周年纪念会于2010年11月28日上午九点在北京红十字宾馆九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中华日本学会顾问骆为龙出席并发表讲话: 11月29日,是花冈惨案受害者代表和日本鹿岛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过去的十年历程,展望未来,是很有意义的。 记得十年前11月的一天下午,我在北京会见中日两国友人共同讨论花...

纪念南京大屠杀日本战犯改造史在京开展

 在南京大屠杀30余万同胞遇难66周年之际,一个有关日本战犯改造的展览13日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展览在揭露侵华日军罪行、祭奠死难同胞的同时,再现了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关押在华的日本战犯进行成功改造的历史。   抗战馆馆长王新华说,展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推出,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战争与和平、人道对残暴等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处置由前苏联移...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每12秒熄灭一盏生命灯

今日,投资3亿多元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竣工开放,引起世人关注。纪念馆内大部分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中包括3500余幅照片、3300余件文物、13处场景复原再现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屠城30万人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尾厅是一个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每隔12秒,一颗水珠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而后熄灭,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亡。设计的史学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今起免费开放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展馆外景。   共投资3亿多元,占地面积增3倍,展出文物增至3000多件,南京将举行悼念活动   作者:徐春柳   本报讯 今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凄厉的警报声又将在南京上空响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将于今天上午举行竣工仪式,将对市民全面免费开放。   新馆外形似和平之舟   据介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

中国留德学生为拉贝塑像

2005年7月下旬,中国留德学生许亨在工作室中雕塑拉贝像。   青木摄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被中国人称为东方辛德勒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以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的特殊身份,目睹并记载了侵华日军制造的人间悲剧,记载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拉贝日记》近年来为世人所熟知。但直至今天,在德国仍没有一座拉贝纪念塑像。一群中国留德学生几经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艰难而有意义的任务。 约翰...

缅怀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美国《读者文摘》封面上的张纯如。 张纯如墓碑上刻着中英文名字。   张纯如网上纪念馆:http://www.waheaven.com/TT000000098 【缅怀】   天堂之门 一束鲜花献纯如   1997年,不满30岁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以一本英文《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而轰动欧美世界;   2004年,36岁的张纯如在加州自己的车里,以一把手枪结...

大屠杀铁证如山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汉开展

大屠杀幸存者葛国华 湖北日报记者刘蔚丹摄   在展览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看着照片,泪诉日军暴行。她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现年90岁的葛国华。前日,她从报纸上得知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将在武汉举行时,坚持让小女儿送自己过来。   尽管腿脚不大灵便,葛国华还是将整个展览馆的600幅图片都细细看了一遍。老人指着日本人烧杀抢虐的图片说:日本鬼子真是坏啊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徐和平、...

南京大屠杀13000遇难者名录首发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29-55卷发行式在南京举行。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作为55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重要组成部分,8卷《遇难同胞名录》3日在南京出版。8卷名录共收录了13000余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较为详尽的个人信息。   继2005年出版28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之后,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又一批27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3日在南京首发。   在新出版的...

人物经历(一)

不久李虎臣命令攻打潼关。部队开到潼关境内后,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指示西进至华县瓜坡,宣布参加渭华起义。5月中旬,在高塘镇将该旅组建成西北工农革命军,杨任经济委员会主任。后遭宋哲元部围剿而失败,许、杨率余部撤至蓝田山区。杨身染伤寒,不久化装离队,避居外祖母家中养病。   1929年,杨先到北平,后赴河南邓宝珊部任团长。1931年春赴上海寻找中共组织,时李馥清自济南脱险亦在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工作。...

人物经历(二)

  1946年夏秋之交,李先念、王震率中原突围部队入陕后,王震又率部北返陕甘宁边区,途中遭胡宗南大军围堵。杨通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桂滋得到了其作战计划与兵力部署,及时与蒙定军报告中共中央,对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指挥中原突围部队北返起了重要作用。   1947年3月,杨与李馥清摆脱钉梢的敌人再次赴上海,仍在肇和中学以教书为名,等待机会进入解放区。1948年初,他们由北平到...

人物经历(一)

192 7年1月, 曾将残酷压榨人民的县知事陈钟秀拉到县衙门前,开展说理斗争。2月中旬,国民党礼泉临时县党部成立,秋当选执委会常务委员,主持日常工作。他起草《礼泉县党部为陈案告礼泉民众书》,公布陈的七条罪状;主持成立陈案委员会,清算出其掠夺民财600余万元的罪恶事实。 秋还四次派代表到西安面见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冯玉祥陈述案情,促使冯下令处决了陈钟秀。   1927年春,秋根据中共组织的指示...

人物经历(二)

1928年4月29日, 秋主持召开党团县委扩大会议,部署发动礼泉起义,并当选为起义总指挥。 5月1日,全县1.8万多农民扛着大刀、梭镖、铁锨,将礼泉县城包围。   次日,秋组织工匠制造云梯,准备晚上攻城。他还在县的南乡借用一股武装协助行动。   不料,突然从城内拥出大批匪徒向围城的农民反攻,双方发生激烈的搏斗。起义农民英勇抵抗,不少党团员壮烈牺牲。5月3日,秋主持召开党团县委会议...

李秀英身后事:对日索赔案仍处于上诉阶段

在李秀英去世47天后,历时5年零4个月的名誉侵权案终审胜诉,这是中国民间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对日诉讼中,第一起胜诉的官司。事实上,在整个中国民间就历史问题的对日诉讼中,该案也是少数几起胜诉官司之一。李秀英虽离开人世,但她也留下了沉重的身后事,一方面,日本最高法院还未终审她提起的对日索赔案件,另一方面,与李秀英有类似经历的诸多中国受害者的对日索赔官司仍在继续。   生前对日索赔官司还在上诉   这个...

日本法院判处“百人斩”诉讼原告败诉

 本馆刚刚收到来自日本百人斩案律师团的消息,东京时间8月23日上午11时,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第103号法庭一审判决百人斩诉讼原告、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杀人竞赛刽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的遗属向井千惠子(现名田所千惠子)等三人败诉,驳回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所有诉讼费用均由原告方承担。这一判决,使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百人斩 杀人竞赛历史的图谋受到挫败。   1937年11月30日12月11日,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胜诉 律师团研究执行问题

 备受世人瞩目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起诉日本右翼作者松村俊夫、东中野修道和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名誉侵权案,今天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法院第二次开庭并获胜诉。夏淑琴所有诉讼请求均获支持。这是中国法院首次为中日历史事件作出判决。   1998年,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出版了日本右翼历史学家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分别撰写的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专著《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否...

主持党部工作

1927年2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正式成立,被推选为常务委员,与赵葆华共同主持省党部工作,积极开展全省工农运动和民众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不久中共陕甘区委决定改组西北大学成立西安中山学院,任负责人,主持院务工作,为农民运动和军队政治工作培养了一批人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与组织召开万人大会,声讨国民党新军阀罪行。6月中山学院被封闭,他被撤职。拒绝国民党右派集团的拉拢,根据党组织决定准备赴苏联学习。8...

南京屠城70年新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南京大屠杀是不容歪曲的事实   拉贝信件:屠杀提前一天开始   -本刊记者/杨东晓(发自南京)   从日本带回的侵华日军作战日志佐证了史实客观性,从德国挖掘出的特殊公函再现了好人拉贝的人道主义光辉   幸存者穆喜福和李世珍至今还记得:亲人约翰拉贝的孙女莱因哈特夫人10年前来南京寻访见证人的情景, 胖胖的老太太要找的是祖父60年前用生命保护过的602位中国人。瘦瘦的中国...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