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是你哦

要留言么

为什么不说声再见

儿子,我的宝贝,一天不见了,你还好吗?今天我送你妗儿和弟弟去四川,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你还在的话,一定也吵着要去,不过,如果你在,说不定我又不去了,因为你要上学,我要照顾我的宝贝。可你却离去了,再也没有这些如果了。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一个比妈妈年龄小的阿姨,不知为什么旁若无人的一次次放声大哭,惹来很多注视的目光,后来工作人员看不过去,询问原因,她说,她想她家儿子了,上午却没有火车,她归心似箭。我再也...

统领第九镇33标

1905年,南洋新军扩征。两年来在北洋新军中开展兵运而未见成效的赵声赶回南京入伍,并回家乡广泛动员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参军。故第九镇兵士,镇江人最多,而文明为陆军冠。赵声因征兵有功,统兵有方,被第九镇统制(师长)徐绍桢任命为第33标标统(团长)。赵声奉行军事救国方针,一心把部队造就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武装。他在军营设阅书报社,向官兵灌输进步思想和文化知识。他创作了一首充满爱祖国、爱驻地南京的激情的军...

大事年表

1881年3月16日 赵声出生于江苏镇江新区大港镇。大港始祖赵子褫,父赵蓉曾,母葛氏。   1894年 因大港的巡检司衙役无辜敲诈拘捕乡民,赵声直闯巡检司,解救无辜贫民,被誉为义侠少年。   1897年 赵声学业有成,考中秀才。   1898年10月 离家出游,考察民情。   1901年秋 赵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投笔从戎。同年,插入江南陆师学堂...

任教两江师范创作《保国歌》

1903年,赵声应聘到南京的两江师范学堂任教。课余,他秘密创作了《歌保国》。这是一篇类似民间小调的文艺宣传品,共938字。歌词对于如何实现推翻清政府和建立新国家,以及新政府的基本施政纲领,提出了一些基本方针和若干措施。大意是:团结一致,各地区革命力量密切合作;禁鸦片烟;破私见,立公德;加强武备,收回国家主权;开办实业;普及教育;不盲目排外;加强宣传,渐开民智;强化中央政府,民主选举议会;强调国家...

不朽的贡献

1906年春,在南京加入同盟会,更加注意扩大革命行动,于兵营内设书报阅览社,加紧向士兵灌输革命思想和启发民族意识。翌年春到广东,先任广东新军二标三营管带,后任标统。一年后改任新军第一标统。后因联络革命党人谋举义事,被两广总督张人骏所疑忌,被迫于1909年3月弃职回归故里。宣统元年(1909)底再度返回广州,参与策划指挥广州新军起义,率部在城中作内应,由于新军指挥倪映典牺牲而军中无主,起义猝因失去联...

赵声故居

故居为其太祖父留传,始建于19世纪中叶,占地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故居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四进,东侧为厢房,第三进为楼房,设书房天香阁,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江南清式民居风格。赵伯先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其后裔也一直居住在这里。1999年12月,赵声故居被镇江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损毁较为严重,也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6月起镇江新区投入5...

新唐书《王武俊传》其二

建中四年,抱真使客贾林诈降武俊,既见,曰:吾来传诏,非降也。武俊色动,林曰:天子知大夫登坛建国抚膺顾左右曰:我本忠义,天子不省,故至是。今诸军数表大夫至诚,上见表动色曰:朕前误无及矣。朋友失意尚可谢,朕四海主,毫芒过失,返不得自新耶!今大夫亲断逆首,而宰相阇于事宜,国家与大夫乌有细故哉?朱滔以利相动,公何取焉?诚能与昭义同心,旷然改图,上不失君臣之义,下以为子孙计。武俊曰:仆虏人也,尚知抚百姓,...

新唐书《王武俊传》其一

王武俊字符英,本出契丹怒皆部。父路俱,开元中,与饶乐府都督李诗等五千帐求袭冠带,入居蓟。武俊甫十五,善骑射,与张孝忠齐名,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宝应初,王师入井陉,武俊谓宝臣曰:以寡敌众,曲遇直,战则离,守则溃,锐师远斗,庸可御乎!宝臣遂以恒、定等五州自归,共平馀贼,武俊谋也。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其子士真,亦沈悍有断,宝臣倚爱,出入帐中,以女妻之。宝臣以疑杀许崇俊等,士真密结左右,故武俊免于...

新唐书《史宪城传》

史宪诚,其先奚也,内徙灵武,为建康人。三世署魏博将,祖及父爵皆为王。宪诚始以趫敢从父军,田弘正讨李师道,将先锋兵四千济河,拔城栅,师踵进,乘胜逐北,傅郓堞。师道传首,以功兼御史中丞。   长庆二年,田布之自杀也,军乱且嚣。时宪诚为中军兵马使,颇言河朔旧事以摇其众,众乃逼还府,擅总军务。穆宗以朱克融、王廷氵奏方盗幽、镇,未有以制,即以节度使授之。宪诚外诧王命,而阴结幽、镇,依以自固。时李騕...

哥哥,你在天堂好吗?

哥哥,转眼间你离开我们已经快7个月了,这7个月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表姐结婚了,我也结婚了,让人心痛的是你不在我们身边,哥哥你知道吗?我结婚那天,舅妈一直往我这边看,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的心里也一定想到了你,想到如果你在世的话,你也结婚了吧,可惜他们只能这样每天盼着,却找不着尽头...........哥哥,你的生日快到了,祝天堂的你生日快乐,呜呜呜呜,愿天堂的你保佑舅舅舅妈身体健康,一切平安........

兄弟,一路走好!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的路口相遇,有的人跟你打了个照面儿,就风卷残云而去,我们在彼此离开之后,都拿着一块橡皮擦去了记忆,要是擦的力气大了,连个印儿都不会留下,要是下手轻点儿,没准几十年后的偶遇,寒暄的时候还会记起当年。 有些遇见,仿佛在相认的一刻,在彼此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它缓慢地生长,很长时间你是无知无觉的,直到某日,来了一场沙尘暴,在即将窒息的那一刻,你才发现那份轻轻摇曳的绿意,就在自...

来者都善

在这无限的空间里,有着无数、数不尽的哀伤、痛苦、悲戚、、、、、、我也会常常浏览到别的逝者领域里,默默的送去我的祝福,默默的在我内心深处为哀悼、、、、、、、经历了这样苦痛,与每个不幸的亲人家属都有着相同的难以忍受的煎熬、、、、、、常常也会在不相识的逝者领域里,与他们的亲人同样的流泪、悲戚。有时,看到亲人纪念文章或者留言所抒发出的真情悲曲,善良的本性使自己完全的融入到悲伤里,经常在逝者留言板留言,也会...

悼念邵腾同学 夏同芝

               悼念邵腾同学                  夏同芝      惊闻噩耗,哀恸不已!呜呼同窗,不幸卒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金城当年,共君求学,A B C D,书声琅琅,校园小径,笑犹耳旁;卅年过去,弹指之间,兄弟情份,勿敢有忘。赴沪十年,犹在日前,感君厚情,夜寐难眠;倚湘望沪,侯君门槛,夙愿未尝,弟竟永别,呜...

爸爸妈妈我们好想你

爸爸妈妈我们永远怀念你 爸爸妈妈昨晚又梦见您们了,醒来时心情一阵低落。记不清上次梦见您时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现在心里对您的思念如铺天盖地般涌来,怎么都排遣不去。    转眼间,您们离开我已经10多年了,留给了我无尽的忧伤和遗憾。我本以为这份伤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去的,可是现在才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的去世已成了我心中一块永久的伤痛。虽然我每天依然快乐,依然会微笑着面...

钱学森-详细年表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三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期。   1929年 考入交通大学学习。   1934年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同年考取清华赴美留学公费生。   1935年 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 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9年 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

钱学森-个人履历

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

钱学森-个人轶事

赴美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

钱学森-所获荣誉

 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但直到2001年12月,钱学森才正式接受这一荣誉)。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09年11月13日,第...

钱学森-主要贡献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