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哀帝当国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哀帝在位期间,其实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义下达的制敕,其实都是按照朱全忠的意思办理,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他名义上的上朝,也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停罢。哀帝能够做的,就是顺乎朱全忠的意思,把朱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

唐僖宗历史评价

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因此不管僖宗是否贤明,他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很遗憾,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懿宗,僖宗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由此,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的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好解释。 僖宗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

唐懿宗崇佞佛教

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捧真身菩萨   起来。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

唐宣宗严教子女

唐宣宗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几乎到了不尽人情的程度。   他的大女儿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按常例要用银箔饰车,从宣宗开始,改为铜饰。公主出嫁时,宣宗亲自告诫她,到夫家要严守妇道,不得以皇家贵胄轻视夫族。有一回,驸马的弟弟郑觊得了重病,宣宗打发中使去探望。中使回朝,宣宗询问公主在否,中使答,公主在慈恩寺观戏。宣宗大怒,说:朕有时怪士大夫家不愿娶公主为妻,至今才知其...

后妃子女

后妃 郭妃,生悼怀太子李普。   皇子   李普,悼怀太子,姿性韶悟。宝历元年始王晋。文宗爱之若己子,尝欲为嗣。大和二年薨,帝恻念不能已,故赠恤加焉。   李休复,母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封梁王,   李执中,母不详,为襄王,子李寀为乐平郡王。   李言扬,母不详,为纪王,   李成美,母不详,为陈王。初,文宗以庄恪薨,大臣数请建东宫,开成四年,帝乃立成美为皇太子,典册未具而帝崩,仇士...

晚年的李纯

削藩成功后,李纯在胜利与成就面前,迷失了自己。  首先是越来越喜欢敛财跟德宗的晚年如出一辙。这个倾向在元和十三年八月的那次宰相任命中就表现得极为明显。当时宪宗执意要提拔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 镈b ]与卫尉卿、盐铁转运使程异为相。表面的原因当然是他们善于为帝国理财,内在的原因是他们更善于进贡羡余以供皇帝开销。时任宰相的裴度和崔群感到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于是极力劝阻,可宪宗不听。   ...

顺宗做了26年的皇太子

顺宗在父亲德宗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当时习惯,就是26年。   顺宗被立为太子以前的生活状况,我们只是知道他被册封为宣王,历史上对他的其他记载就不很多了。顺宗被选立为皇太子时,已经19岁。...

唐德宗即位前后

即位之前 唐德宗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载,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德宗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   唐代宗即位之初,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肩负起与安史叛军余孽最后决战的使命。...

唐肃宗李亨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 肃宗继位后,便图谋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宰相房琯请求带兵去收复长安,肃宗平时很重用房琯,同意了他的请求。...

李隆基的少儿时代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

三让天下

睿宗一生两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圣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时年22岁,与高宗登基时的年龄一模一样。不过,他第二次登基已经是景云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后的当年,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儿子少帝,即温王李重茂。两次即位相距长达27年。在这27年中,唐王朝的中央政局波诡云谲,令后人眼接不暇。睿宗一生,称得上富有...

唐中宗

高宗于公元683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嗣圣。 中宗比高宗更为庸柔无能,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他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侍中(宰相职),裴炎固急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两个月的中宗被...

后人对她的评价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

唐高宗生平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史称永徽之治。   起初,...

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彭康

1952年9 月23 日, 教育部提名彭康任交通大学校长。11月3日, 毛泽东主席签署彭康任交大校长的任命书。195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批复同意彭康任交大党委书记。 彭康是一位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哲学家,教育家,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懂得运用唯物辨证法及按照教育规律开展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他有两句办学 箴言,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就是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 一条是师资队...

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

陈绍宽(1889 10.07 - 1969 07.30),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加入晚清海军,担任水手。由于家庭影响,陈绍宽在求学时代就不自觉地向海军靠拢。他17岁进入南洋水师学堂,攻读航海技术。毕业后,加入清朝海军服役。   辛亥革命后,陈绍宽在北洋海军任少校副官。1915年12月5日,陈其美等革命党人意图夺取肇和号军舰,陈绍宽指挥海琛、应瑞两舰截击,使革命党人...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缢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

范文澜主要著述

  1、《中国通史简编》(延安本,暂缺)   2、《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4册) 范文澜著 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5版 101.3万字   本书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通史的通史著作。1941年,该书第1版,从原始社会到清代中叶,先后分两册在延安出版。以后,作者对本书重新改写,分册出版,自1953年至1965年,共出版了4册,写到隋唐五代。终因病逝世,未能完成全部改写计划。本...

家庭成员

后妃   皇后 窦皇后   妃嫔 万贵妃 尹德妃 宇文昭仪 莫嫔 孙嫔 崔嫔 杨嫔 小杨嫔 张婕妤 薛婕妤(薛道衡女,後封河东郡夫人,出家为尼)   郭婕妤 刘婕妤 张美人 杨美人 王才人 鲁才人 张宝林 柳宝林 张氏 子   陇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除籍息隐王隐太子李建成(母窦皇后)   敦煌郡公秦国公赵国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李世民(母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母窦皇后...

伍云甫直系亲属

父亲伍如春   1878年出生,1959年去世。比毛泽东大15岁,原在家乡当私塾老师,为了适应社会变化,1913年又去长沙就读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班同学。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交往甚密的个子矮墩墩、胖而结实的同学。1919年初夏伍如春与刚从北京经过上海回到湖南长沙毛泽东等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一些校友合影。那时毛泽东才20岁,风华正茂,广交朋友,胸怀大志,以图报国。而伍如春已经35岁...
  共1344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