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北齐书》评价

论曰:神武平定四方,威权在己,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文宣因循鸿业,内外叶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东魏之地,举国乐推,曾未期月,遂登宸极。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朝野安出。其后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济南继业,大革其弊,风教粲然,搢绅称幸。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咎。臣...

熊庆来-教育经验

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看到一篇发表于1930年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仔细读完论文,熊庆来把目光转向论文的作者华罗庚。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熊庆来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后在金坛中学当一名庶务员。求贤若渴的熊庆来马上设法把华罗庚请到清华,让他边工作,边旁听数学课程。结果仅仅几年后,华罗庚即成为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这...

北史

废帝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尝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

李宗仁的生平大事记

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   1908年 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   1910年 10月 加入同盟会。   1912年 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   1913年 秋 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   1916年 5月 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二军第五旅排、连、营长,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

少年英武 代魏建齐

武定七年(549年),高欢长子,年仅29岁的大丞相高澄被他的厨奴刺死,事出仓促,朝中一片混乱。这时,19岁的高洋挺身而出,安慰大家说:几个不法之徒叛乱,大将军受害,算不了什么大事,大家不必惊惶。高洋雷厉风行,一方面亲自指挥卫队搜捕刺客;另一方面亲理朝政,大小军国之事,井然有序。混乱的政局又得到了控制。 高洋继承父兄职位后,一心想将东魏取而代之。当时,他的心腹高德政、徐之才、宋景业等人都敦促高...

石敬亭从书生到将军

石敬亭,字筱山,山东省利津县人,1886年出生。幼时家庭比较富裕,是个书香门第,所以他读旧书较多。因感于清朝政治腐败,立志救国,决定投笔从戎,进入驻在山东的新军第五镇当兵。同事中有冯玉祥、张之江、鹿锺麟等,英俊之士甚多。在这时候,石敬亭和冯玉祥建立了友谊。 1917年讨平张勋复辟之后,冯玉祥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石敬亭任该旅上尉参谋,逐渐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和信任。 1925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

被康生诬陷冤死

在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中,康生率先放出流言赵世兰是有问题的人,接着,大字报、大揭发、大批判、大标语、大上纲、大审查、大逼供接踵而来。此后,赵世兰被审查了两年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临终前,高烧一直不退,皮包骨头的体温升高近40度。在弥留之际,只有李鹏在身旁,她握着李鹏的手,断断续续地陈述她给党中央的遗书: 我一直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我一生清白,请组织查清。赵世兰吃力地讲述完遗书后,于...

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家先祖父任芝铭

先祖父任芝铭,原名任近三,曾用名任志民、任志珉,别号余园先生清同治八年农历六月初四日,即公元1869年7月12日,生于河南省新蔡县古吕镇新华街的一户普通贫民家庭。祖藉新蔡县任庄,到我曾祖父那一辈时迁到新蔡古吕镇。先祖父幼年时十分聪慧,喜好诗书。因出身贫寒,仅靠曾祖父卖菜为生,无钱供祖父读书。直到祖父八少岁时,才得到其姨母的资助,入私塾读书并完成学业。祖父十八岁孝取秀才,二十岁时补廪生,三十四岁中...

荀慧生家人及亲传弟子在京盛情迎待故乡老乡

子孙毓敏(应邀担任阜城县荀慧生故乡戏迷联社名誉社长)即席一曲《红娘》叫张生,更是勾起人们对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的绵绵深情和思念。   据了解,参加会见故乡阜城老乡的荀慧生家人及亲传弟子有:荀皓,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长孙,电视剧《西游记》副导演,电视剧《荀慧生》执行导演;李丽,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四大名旦荀慧生艺术大师长孙媳;孙毓敏,荀派艺术第一传承人、荀慧生大师亲传弟...

1979年12月25日 胡耀邦为张秀岩追悼会送花圈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五日电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原监察部部长助理张秀岩同志,因受林彪、四人帮及那个顾问的诬陷和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逝世,终年六十七岁。张秀岩同志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妇联、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北省委和省革委会、中共霸县县委和县...

1965年:翦伯赞遭到错误批判

1965年12月,《红旗》杂志发表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对翦伯赞的历史观点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61年以来,翦伯赞先后发表《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文章,针对当时史学研究中的一些片面性观点,提出既要重视阶级观点,又要注意历史主义的正确意见。戚本禹在他的上述文章中,攻击翦伯赞的正确观点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产阶级观点。1966年3月,《红旗》杂志...

节闵帝(元恭)

元恭被尔朱氏集团拥立为帝以前,曾经装聋作哑地渡过了8年。原因是躲避孝明帝时期元叉和孝庄帝元子攸的迫害,有人说元恭是装哑,元子攸也有所怀疑,于是派人深夜盗抢元恭,又拔刀假装要杀他。元恭仍然不出一声,元子攸相信了,也就放了他。  公元530年,尔朱兆攻陷洛阳,元子攸被杀。在废掉元晔后,尔朱氏集团想改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元恭真是哑巴,于是派人向元恭转述他们的意图4。装哑多年的元恭听说自己能当皇帝,...

夏云瑚与“国泰”大戏院

在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国泰大戏院,与夏云瑚的名字分不开。夏云瑚又名夏祯莲,1903年生于重庆,1926年在重庆、成都办冰厂,攒起了资本。重庆新川电影院开业,经理李剑飞知道夏云瑚经销有方,请他担任驻上海代办,联系影片租赁业务。夏云瑚驻沪三年,发现电影拥有不可估量的观众市场,于是1929年与人合资筹办上江影业社,自立门庭。上海明星公司早期拍摄的故事片《啼笑因缘》、《火烧红莲寺》等影片,就是...

白坚革命往事:战争岁月

盛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纪实作品。说是白坚革命往事,实际上书的内容远不是白坚一个人所能包容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以白坚的革命经历为线索反映了陕北红军及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部分重要内容,是通过一个人的经历认识和了解青年人是如何在共产党的影响下追求进步、追求理想、无私奋斗、英勇献身,表现出革命爱国主义精神情怀的作品。   白坚...

河阴之变

尔朱荣拥立孝庄帝后,把胡太后和幼主元钊带到河阴(今河南孟津东),投入黄河淹死。然后又以新主引见百官、祭天为名,诱使2000多人齐集淘渚(孟津西北),在众多骑兵包围下,尔朱荣历数百官罪状,将他们全部杀死。这次事变,称为河阴之变。事变之后,北魏朝廷官员,除了一些幸存的旧人,绝大部分都由尔朱荣部将任职。  尔朱荣的女儿,原为孝明帝嫔妃。尔朱荣执政后,便让孝庄帝纳为皇后,孝庄帝无奈,只好答应。孝庄帝...

话剧代表作

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黄大傻愤而自戕。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

独腿神将张和

独腿神将--张和(1915--1967)湖南浏阳人,1933年入党,1942年7月12日在白杨堡战斗中,右腿被日军炸伤,右腿从大腿根部20公分处截除。1955年被授予少将。

生平功绩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死,元恪即位。即位之后的元恪,首先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建新都洛阳。拒绝鲜卑遗老们雨返故里的建议,巩固了孝文帝元宏的改革。随后,元恪趁南朝正处于齐末帝萧宝卷的昏暴统治下,于公元500年开始南伐。战事直到公元508年才告结束。此时,北魏已经占领了扬州、荆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国势盛极一时。   元恪踌躇满志,回身将精力放在治理国家的内政中。但此时北魏已经出现贪官污吏这些蛀虫...

改革汉化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

开国少将李铁砧

李铁砧是安徽桐城人,1915年出生。1937年肄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专修 科。李铁砧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 育干事、教育股副股长、营教导员、延安炮兵学校秘书主任、东北民主联军团炮 兵学校后方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补充师5团政治处主任、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 科副科长、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炮 兵纵队政治部组织...
  共13448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