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有解无行,国之师也;有解有行,国之宝也

有解无行,国之师也;有解有行,国之宝也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佛在经上讲得好,你要是一念善心交感,你就造了无量无边功德。什么是善心?没有嫉妒,称扬、赞叹,不但不障碍,而且劝导大家对这个法师有信心,接受法师的教诲。法师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道德、有修持,只要他讲得不错就行了,听众得利益就好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天台大师讲得好,有解无行,这是说什么?这个法师很难得,他真....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一行三昧而来

真实智慧从哪里来?从心寂三昧、一行三昧而来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四弘誓愿第一教我们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用现代的话怎么说?就是我们要发心为无量无边的众生服务,度就是服务的意思,牺牲贡献,服务一切众生。你想为众生服务,要有服务的能力,你没有能力拿什么服务?所以你要有德行,你要有学问,你要有才艺,你才能为一切众生造福。你什么都没有,心里想为众生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什么人才真正得到正受?

什么人才真正得到正受?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三昧是佛教的术语,它的意思叫正受,从梵文字面上翻,翻作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换句话说,凡夫的享受是不正常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六道凡夫的享受有五大类:苦、乐、忧、喜、舍,这五大类的享受。苦、乐是身的享受,忧、喜是你心的享受,这是身心的受用;舍受,就是身不感觉得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个时候的享受就叫舍受。这五种受里面....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只要你肯学,佛菩萨就来帮助你

只要你肯学,佛菩萨就来帮助你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从此修学。】   你以这个基础真正好学,只要你肯学,佛菩萨就来帮助你,这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有好学的一念,这就是感,佛菩萨就应,你就会遇到善知识,不断遇到善知识,常常遇到善知识。为什么那个人运气那么好?他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你为什么遇不到善知识?你没有感。感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萨面前烧香、礼拜、祷告,....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能分别的若止,所分别的境界相即无

能分别的若止,所分别的境界相即无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真心,不住见闻觉知。真心里头有没有见闻觉知?有,见闻觉知是它的作用后得智。后得智从哪儿来的?从根本智来的。根本智里面没有见闻觉知,就不住。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永离分别,底下那个想是执着;换句话说,永远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六根根性。所以渐渐能过四空等境界相,渐渐,能过是超过,四空是四空天、无色....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梦境对修行人来说是一种考验

梦境对修行人来说是一种考验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佛决定不敢轻慢一个众生,佛的恭敬是平等的,对一切众生平等恭敬,对一切众生平等赞叹,对一切众生平等供养,决定没有差别,平等真法界。我们心不平,不平有高下;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净有贪瞋痴,有是非人我,有自私自利。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没有,完全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假的不是真的。虽然不是....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思惟心性,无生无灭。这个用心跟前面不一样,这就是真正的禅定,真实的内求,这不是缘外面境界,完全为里面的自性。观音菩萨就用这个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第六卷很长一篇的经文,说明观世音菩萨用功的方法,他用这个方法;换句话说,他不想外面,他完全想自己的心性,真心自性。真心自性没有生灭,就像《中观》里面讲,不生....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三三昧

三三昧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我们先要解释一个名词,佛经里面常讲的三三昧,三种三昧。三昧,实在讲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三昧把它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三昧,是有觉有观。有觉有观,诸位想想有觉有观,这个觉观从哪来的?还是分别执着,没离开分别执着,但是他的分别正,执着也正。得这个三昧就入初禅,我们讲修禅定,你禅定成就了,对于世间一切境缘不分别、不执着了。功夫里头还是有分别执....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凡夫有分别、执着才觉痛苦

凡夫有分别、执着才觉痛苦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众生真正是受苦受难,有这个感受,佛菩萨没有这个感受。为什么?佛菩萨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哪来的感受?《金刚经》上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句话说得好。说明菩萨,菩萨是个觉悟的人,觉悟的人决定没有我、人、众生、寿者;不觉的人才有,凡夫才有。有我、人、众生、寿者才受苦受难,他才感....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什么觉悟?知唯妄念无实境界

什么觉悟?知唯妄念无实境界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这个地方教导我们警觉,古人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念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不怕,怕的是你觉得太迟了。什么觉悟?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所以你在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当中,你才动心起念,你马上就要觉悟到,这是我自己的妄念,境界不是真的,你的心就平息了,就不会再跟着境界又起妄念,一个接一个妄念,那就不得了。所以一觉悟,心平下....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