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南京冬至习俗

【南京冬至习俗】烧包数九吃豆腐 在南京历史上,有“冬至大似年”一说。冬至习俗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烧包数九吃豆腐”。 “烧包在老南京人的说法里,就是烧一包一包的纸钱!”此举主要是祭奠先祖。而“数九”则是一个歌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只能“屈指”度日,通过对于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观察,联缀了九九歌,广泛流传,以数九消寒。 以前老南京有种说法叫“葱煎豆腐烧大肠”,说的是当时吃豆腐还要配上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隆藏法师:往生净土依止善士听闻正法的最佳路径(3)

八、往生净土的目的:亲近善士 我们要想能够真正完全无障碍地具足种种功德,迅速积累资粮,依于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作意乃至法随法行,如是地于圣道增进修行,最重要的莫过于随顺往生,生于佛前,而且一定要生在充满着暇满人身的、有各种不退转因缘汇聚的、诸上善人聚会的净土世界,如来所说法的大会众之中。这样才能够圆满地完成亲近善士。 而完成这一点的修行,就是净土法门的修行。我们要去具足成就往生的因缘,我们....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隆藏法师:往生净土依止善士听闻正法的最佳路径(2)

六、圣道门修行之四预流支 在圣道门的修行里,无论是大乘还是声闻乘,有一个修行的通轨:在见道、在悟入诸法的实相之前,有四种前行的方便,称之为四预流支,就是说,预入圣流,成为圣者,有四个方便,或者说四种因。第一是亲近善士,第二是多闻熏习,第三是如理作意,第四是法随法行。这四点你们要记住,非常重要啊! 亲近善士 为什么第一要亲近善士?善士者,最上善士唯佛乃是,所以我们称佛陀为大师。我们现在表示尊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隆藏法师:往生净土依止善士听闻正法的最佳路径(1)

一、净土法门之殊胜 很多学习净土的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净土佛法非常的殊胜。为什么殊胜呢?因为它学习起来非常的简易圆顿,乃至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念佛嘛,谁都会,南无阿弥陀佛,谁都会念,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所以,很多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净土法门之殊胜所在。 它的殊胜并不仅仅在于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还在于什么呢?还在于它里面蕴含着一个非常殊胜的法义,它是以密意趣的方式蕴含其中。所以,我们学习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智海法师讲十善业道经:学习此经是做人成佛的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是佛说海龙王经当中接下来的。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十善业道经呢?今天先说学习十善业道经的缘起。在我们现在的学佛来说十善业道经非常重要。为什么呢?第一个十善业是一切世初世间真实因果的一种反应,是世初世间一切佛法的基础。我们知道在整个世间,我们初略地把它分为界法界,从佛开始,菩萨声闻圆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牲,这十个法界,地狱鬼畜牲是属于三恶道的,所受的苦处无....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素全法师:佛菩萨与众生的差别是解脱还是痛苦

佛、菩萨本质上是众生的一员; 众生本质上就可以成菩萨和佛。 佛一直在众生心中;菩萨一直在众生身旁;而众生尽管痛苦,却是娑婆世界唯一的主角! 痛苦的都是众生! 众生痛苦,因为痛苦是固有的,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穷贵贱,谁也不能完全摆脱痛苦。 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我们痛苦。 当衰老来临时,我们会行为痴呆、记忆衰退、孤独寂寞,这些固有的自然法则,决定了有情众生注定痛苦。 我们都会....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慧律法师:快乐的源泉降低欲望和标准

慧律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大安法师:弥陀大愿肇起之因法藏菩萨累世大愿

大安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弥陀佛大愿肇起之因缘,在净宗诸多经典,尤其是在《无量寿经》中有着详明的记载。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五十三尊古佛,次第示现,教化无量众生。其最后佛名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教化众生长达四十二劫。时有国王,名世饶王,闻佛讲经说法,欢喜开解,即发无上菩提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法号法藏。法藏比丘高才勇哲,心量广大。初诣世自在王佛所,即以偈颂赞叹佛德,禀陈愿心:欲令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南怀瑾居士:佛陀抬头悟道悟到了什么?

南怀瑾(图片来源:资料图)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便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持,才有这一世出生时的各种瑞相。他抛弃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大家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广超法师讲普贤行愿品:何谓普贤十大愿(2)

现在要为你们讲解的《普贤行愿品》中所教导的修法、所观想的境界,就超越我们人类的能力。佛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等时间的观念,是我们众生迷惑的境界的一种认识。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不但是不可得,对于那些神通自在的大菩萨们,能够把过去、现在、未来颠倒过来,也能够把它们挤在一念里出现,这又是我们不能想象的。我们认为时间是一分、一秒不断地向前进,这些都是错误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让我们先来看业。....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3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