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新密矿难引悲剧 一家兄弟三人同遭不幸

  3月15日20点30分,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西大巷第一绕巷发生电缆着火事故,当班31人中6人逃生25人死亡。   初步调查,该矿属六证不全,违法生产。目前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现场   抢救结束依然戒备森严   经历过15日夜里的警车呼啸、人如潮涌的抢救局面后,昨日上午,人口不多的新密市牛店镇宝泉村,仍然有众多穿深蓝制服的保安人员站在各个路口警戒。   黄白相间的警戒带...

白崇禧-桂系巨头

家学渊源   1893年3月12日(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廿四日)生于广西省桂林县南乡山尾村,祖上原本是世代书香门第,父亲白志书弃文从商,早年在桂林本族白远盛杂货店打工,后在桂林西乡苏桥墟开永泰林店经营粮油,娶永福县罗锦圩马氏为妻,生七男四女,夭折三男一女,长成四兄弟(即崇勋、崇伦、崇禧、崇祜),马氏系笃诚之穆斯林,对其子女多有熏陶。   1898年开始,白崇禧在私塾从毛庆锡先生就读,刻苦用功...

白崇禧-人物生平

白崇禧是回民,祖居於南京一带。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路合作无间。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白狐狸、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然白崇禧自视过高,聪明外露,政治上短视,不能识人,北伐后压...

白崇禧-人物简历

1898年入私塾学习。   1907年入桂林陆军小学堂。   1911年被保送进武昌陆军预备学校。   1915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7年入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三团任少尉见习官。   1918年晋升为广西陆军模范营上尉连长。   1921年升任田南警备司令部第一营营长。   1923年被任命为广西讨贼军参谋长。   1924...

白崇禧-家族起源

白崇禧的始祖叫伯笃鲁丁,阿拉伯人,来自中亚,信奉伊斯兰教。元朝进士,曾在粤西任廉访副使,定居于南京。   第2代孙伯永龄,曾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带兄弟赴粤西任职,后定居桂林。官名伯龄(因明代禁止臣民采用外姓,遂改家族姓伯为白)。   第15代孙白榕华。乾隆间进士,曾任四川开县知县,茂州知州,直隶知州,后定居于桂林南郊的山尾村。其后裔白佩中过举人,白玉中过秀才。   第18代孙...

顾准的宽容

1965年9月,顾准被第二次戴上右倾帽子,妻子被迫提出离婚,子女与他划清界限,革命群众更是痛斗痛打,可谓众叛亲离。然而,就在这种绝境之中,顾准的人格仍然熠熠发光。与其相处10年的吴敬琏先生记载了一则非常感人的故事: 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顾准的一位老朋友兼老上司林里夫曾用荒诞的推理揭发顾准,指斥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是执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内奸,弄得顾准百口难辩。很久以后,顾准的内奸问题才得到平...

顾准年谱

顾准,字哲云,又名锋枫、吴锋枫,历年著述还曾用过笔名小方、怀璧等。父姓陈,从母姓。   1915年 7月1日(农历5月19日)出生于上海陆家浜顾家湾。父陈文伟,商人,谙岐黄之术,江苏苏州人;母顾庆莲,江苏苏州人,与其姐同嫁陈文伟。顾准大母生子四人:陈怀农(19021945),陈怀圃(19051950),陈怀德(19121958),陈怀良(19141938)。顾准排行第五,小名双伍。顾准生母有...

廖耀湘-史籍记载

抗日英豪传   廖耀湘将军是中国抗日名将,1939年12月18日,著名的昆仑关大战开始,廖耀湘所在的新22师在师长邱清泉将军率领下,经激战于12月31日在友军配合下率先以凌厉攻势突入昆仑关,守卫昆仑关的日军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被击毙,整个战役中日军共被击毙4000多人,国军大获全胜。战后,因战功卓著,邱清泉由师长升任第5军副军长, 廖耀湘由副师长升任新22师师长。   1942年3...

廖耀湘-英雄败北

廖耀湘(1906-1968)是湖南邵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他不失为一代名将。尤其是在八年抗战中,他战功卓著。1930 年,廖耀湘以上士资格被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入圣西尔军校学习。回国后,其军事才能逐渐显露。1937年任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参加南京保卫战。 193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先后参加兰封会战、桂南会战。1941年任新二十二师副师长,后任师长,率...

廖耀湘-相关事迹

四平保卫战   据军史学家考证:四平保卫战,林彪与杜聿明棋逢对手。双方伤亡都很大。5月15日,廖耀湘的新6军22师65团进攻威远堡。除了第一次试探性的冲锋外,65团团长李定一上校指挥的所有攻击都是一次成功。客观地讲,国军65团一个团依靠优势炮火在威远堡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主力(今日第40集团军的前身,当时三纵司令时为程世才)。小小的威远堡战斗在东北早期国共较量中意义非同小可。65团一...

试评顾准的史学思想

顾准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会计家和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哲学和马恩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而他另一重要贡献是在历史方面。他对历史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对古希腊罗马史和中国先秦思想的研究。他在阅读前人及他人的史学著作和论述的基础上,比较了中西历史的差异,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他的大部分史学论述都不是以专门的论著形式出现的,但其史学思想也可从其丰富的历史笔记中得到体现。 首先,顾准在研究历史的过...

廖耀湘-个人生平

  蔡锷将军的同乡,毕业于黄埔六期,1930年以上士资格被派到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进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9兵团司令。国民党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介石给了廖两个军,可见蒋对廖的器重。   回国后,任教导总队骑兵少校连长,1937年任第2旅中校参谋主任,经历南京保卫战。该战失利后,他遇到南京仙鹤门村村民和广舒,自称是南京湖南饭店老板徐贵生。和广舒将他带至栖霞寺难民所,并供其饭...

顾准,让我们在懵盹中觉醒!

顾准,作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已日益为海内外学术界熟知。 顾准在文革中重新审视历史轨迹,集数十年知识学养、人生体验与心灵感受,撰写的传世之作《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被后辈学者誉为:接着鲁迅评说中国,对鲁迅之后中国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所提出的最尖锐、最复杂的问题,作出了清醒的反思。为顾准遗著《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与拙著《顾准全传》先后作序的王元化先生则进一步指出:顾准对...

柴静:很幸运遇到了顾准

小时候,我练就了快速阅读的本事。那时为了逃避大人的监管,借到一本课外书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读完,然后赶紧还回去。阅读时不求甚解的习惯在那时就养成了。我知道这并不好,就像吃粗粮一样,可能脾胃会很健康,但是副作用也很大。这一两年,我开始精读书籍,以前读书很多时候只是出于乐趣,现在的阅读需要咀嚼、消化。   十年前,我看顾准的书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去年重新细致地精读,坚持做读书笔记,竟然找到了与他...

话说顾准的精神

关于顾准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前几年曾经有过争论。有人以欧美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著名思想家为标准来衡量,认为顾准还戴不上大思想家的桂冠。对此,何家栋先生曾说:顾准的真知灼见,从世界思想史的角度也许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在中国思想史上却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顾准一类思想家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在几千万人死于非命,上亿人遭受政治迫害、侮辱和歧视,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

中山人民怀念林锵云同志

建立中山抗日根据地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山的土地上都留下了林锵云同志的无数足迹,事业上也都渗下林锵云同志许多汗水。中山市百万人民永远怀念他,在他百年寿辰之际,中山市委仅以此文寄托我们缅怀之情。 林锵云,早为中山人民所熟悉的名字,人们亲切地叫他林叔。据我们所知,1940年初,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讨论珠江三角洲战略部署时,林锵云和谢立全同志极力主张,发展中山,建立可靠的抗日...

林锵云

珠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现在珠江三角洲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一带水乡,仍到处流传着这支队伍抗击日寇,清除汉奸,守土保民的英雄事迹。这支队伍的组织者与领导人,当年珠江纵队的司令员,便是后来广东省的副省长--林锵云。 林锵云(1894~1970年),广东新会县人, 189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11岁丧母, 13岁跟随父亲到香港谋生,先后当过海员和洋务工人...

顾准思想述略

在20世纪60-70年代动乱的中国,顾准执著而艰难地进行着他的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与历史研究,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本文在分析梳理顾准进步论史观、专制与民主政体的形成基础、史官文化与专制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其由理想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转变过程等问题基础上,指出进步乃是顾准思想的精髓。 顾准以其敢于挑战权威与传统、秉笔直书的精神,以其思想的尖锐深刻、宏观性与超前性,以其为数不多的文字,给整个一代中国的知...

铮铮铁骨 风范永存——林锵云同志传略

林锵云,又名馄池、昌文,1894年2月-生于广东省新会县沙岗乡大来里的一个工人家庭,少时读私塾,14岁便到香港当学徒。后来在外国轮船上做工,饱偿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开始同情和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于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领导工农开展革命斗争   1922年1月,林锵云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认识到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进行革命,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以...

顾准,一位未发生应有作用的思想家。

这是六年前,我读完《顾准文集》后立刻涌出的想法。可面对好评如潮、赞誉蜂起, 就有点迷惑:自己没把握顾准思想的基本脉络?   六年时间过去了。   顾准遗作没有再发现,除了一部日记。但,以顾准身份,在那个年代,又是写给自己 看的日记,怎会有完整思想记下?而对顾准的评价,却是越来越高并逐渐定型,可我看来 看去,除当时论定外并无甚新解。现在,集中赞誉的潮头已过已渐趋平歇,再来谈自己...
  共13469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