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1119

这样的纪念还有多久呢。。

父爱追思

亲爱的爸爸: 好久没有来看您了,最近好吗?家里都挺好的,请您放心!天气变冷了,注意防寒保暖呀。 两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有苦有甜。您曾经的教育加之我的亲身实践,我认为优秀的军人,一身精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忠心。换句话讲就是,一般的军人是要用钢身铁骨练打赢谋打赢的,更高层次的应该是思想思维层面的,就是要和平,维持和平的!军人是来创造和平的,战斗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新时期的优秀军人应该也必...

直 面 绝 境,难 忘 十 年

直 面 绝 境,难 忘 十 年 ----写于先生李顺尧逝世十周年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 冥冥之中,一晃十年;虽说这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却道不尽我们母子度日如年的漫长岁月 多少次昼的追思、夜的幽梦里,一次次惊现你---顺尧,我亲爱的丈夫,向宇慈爱的父亲,你还好吗?你能看到我们吗? 想当年,寒风瑟瑟,落叶萧萧,你的匆匆远行,带来家庭的崩塌,我也因此发生了种种变故,从一位曾经的省专业学术代...

今天

爷爷奶奶: 今天小屋门前开始修路了,上个月在你们那还和你们一起还老吃灰尘呢,嘿嘿。最近浇的是水泥路,会好狠多哟。。。 有空回家看看我们啊。。。 超想你们! 想你们! 走的太快,仿佛以前咱的快乐日子都是黄粱梦一场,仿佛你们都没有真实出现过。。。回忆起咱以前的点点滴滴,又好像你们从未离开,一直在小屋那里驻足。 最近好冷唷,你们俩都要添衣服啊。。 这礼拜一定要给你们弄照片去。...

学艺经历

他身材魁梧,表演上能融昆剧、京剧花脸的台步、功架、做派、唱功于一身,又不失昆剧艺术特色。能戏颇多,无论红脸、黑脸或重头和尚戏,均能应工,被号称为 七红、八黑、三和尚一脚踢。尤擅演英武豪迈、气魄宏大的角色,如《单刀会训子、刀会》中的关羽、《西川图三闯、负荆》与《草庐记花荡》中的张飞、《千金记鸿门、撇斗、别姬、乌江》中的项羽、《风云会访普》中的赵匡胤、《双红记击犬、盗纳》中的昆仑奴、《宵光剑闹庄、救...

出科后经历

出科后,先后转入新乐府、仙霓社昆班,长期随班辗转演出于沪、苏及杭、嘉、湖一带。20世纪40年代初仙霓社散班后,在上海铁行公会、行头公会昆曲社教戏,曾为爱好昆净的褚民谊拍曲授艺。后褚出任汪伪驻日本国大使时,沈被带往日本,参与校订、合编《昆曲集净》上、下两集,在日本出版传世。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搭入国风苏剧团,与王传淞、周传瑛等同台串演过大型苏、昆剧《活捉张三郎》(饰刘唐)和大型苏剧《活捉王魁》(饰...

从艺经历

1925年冬随传习所赴沪公演,即誉满曲坛。出科后转入新乐府昆班,后来是仙霓社创建时的发起人之一。长期随班演出于沪、苏及杭、嘉、湖一带,一直是传字辈的当家老生和重要台柱。   他天赋条件虽欠佳,个子不高,嗓音也平常,但台风极好,善于用嗓,唱腔清醇圆润,咬字讲究抑扬顿挫,念白沉着有力,别具韵味。尤擅做功,文武兼长,身段边式优美,表情细致传神,有昆曲余叔岩 之誉。能戏极多,饰演《千忠戮搜山、打...

晶莹剔透的雨花石

爸爸今天是你离开我第十天,我无时无刻在想念你,我不相信你离我远去,有人说,我们是暂时分别,总有一天我们相聚永不分离,我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天天沉浸在悔恨之中,我陪伴你太少太少,你从来没有给我提出任何要求,你也希望我多陪伴左右可你不说,任何时候都说你去忙吧别管我,我是那么不懂事,后悔啊,如果有来生我一定陪伴你到永远.我现在看见你走过的路,你坐过的地方,我就感到你还在我身边,地下每一粒沙子都有你的气...

艺术作品

传玠扮相清秀,神采奕奕,音调清丽委婉,抑扬自如,演出时一丝不苟,十分认真。尤其能揣摩剧情,注重角色性格。所扮演的人物无不情真意切,细腻传神。能戏颇多,如巾生戏《玉簪记》(饰潘必正)、《西厢记》(饰张君端)、《牡丹亭》(饰柳梦梅)、《狮吼记》(饰陈季常)、《西楼记》(饰于叔夜),鞋皮生戏《彩楼记拾柴、泼粥》(饰吕蒙正)、《永团圆击鼓、堂配》(饰蔡文英)、《金不换守岁、侍酒》(饰姚英)及翎子生戏《连...

招收学生

1921年应聘为昆剧传习所教师,负责招收学生,开班后开拍第一张桌台,主教小生,兼授其它行当。由于他年龄大,辈分高,戏路宽,能戏多,被人尊称为大先生,深受该所师生们尊敬。当时,传瑛改学小生后,文化老师傅子衡老先生也十分高兴,见他嗓子不行,特自己花钱买了铁笛丸(按:这种药丸较贵,当时要九枚铜元一粒),天天在小炉子上煎了给他吃了一个冬天,嗓音才有所好转。1925年11月26日起,传习所组织全体学生赴沪...

个人贡献

1937年下半年,传瑛随班在上海福安公司游乐场演出时,八一三战火烧毁了仙霓社的全副衣箱,使该社被迫辍演,处于名存实亡地境地。翌年9月,他与部分师兄弟又重新集合,租借了行头,断断续续地演出于上海东方第一书场、仙乐大戏院等处,终因门庭冷落、观众稀少,难以维持,于1942年 2月正式宣告散班。在此前后,传联一度充当曲师,手挟笛子,上门或至曲社为曲友们拍曲、踏戏,以维持生计。1943年经师兄王传湘引荐,...

艺术指导

自1951年起,在其长期担任时已先后易名为 国风苏昆剧团、国风昆苏剧团副团长、团长,及其后改组而成的国营浙江省昆苏剧团、浙江昆剧团团长期间,仍兼任主要演员和教师,对昆剧艺术推陈出新,在编剧、导演、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艺术指导。他执导并主演的昆剧《长生殿》,被列为1954年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清代著名剧作家洪升逝世二百五十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1956年4月,他率领浙江省...

以身作则

传痪老师平时又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如:他有时双脚和腰部不能动弹,仍执意不肯休息,忍痛坚持在排练场精心指导,这种对事业极端负责的高贵品德,使学生们深受教育。他的得意学生、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名小生汪世瑜深有感触地说:向周老师学戏,真是幸福他是一心扑在昆曲事业上,用他的心血在浇灌这片兰圃,为我们攀登艺术高峰,铺上了一层一层的阶梯。如今,他亲自参与培育的浙江世、盛、秀字辈三代演员已逐渐成...

获得奖励

自50年代始,周传瑛在历次戏曲会演等艺术活动中,曾获得过各种奖励。如:1954年10月,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奖;1957年和1959年分别荣获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荣誉奖;1981年11月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在苏州联合举办昆剧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及翌年5 月的两省一市昆剧会演大会上,又先后荣获纪念匠与荣誉奖状。1986年10月,在纪念昆剧《十五贯》成功演出三十周...

艺术经历

6岁从父习曲,14岁业余登台,演小生;先后拜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昆曲戏200余折。 1914年首次登台,1920年学演京剧,先从李智先习老生,不久即改学小生,得蒋砚香传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3年程砚秋赴沪演出,特邀其合作颇获好评。1931年,俞振飞在暨南大学担任讲师,经程砚秋要求,乃辞去讲师职务,赴北京参加演出。复拜入程继先门下,学京剧小生。1934年正式转为秋声社专业小生演员,受...

忆外公

忆外公 外公离开已经4个月,外公是位人民教师,他老人家这一辈子吃够了人间苦

所获荣誉

俞振飞1957年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和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于俞振飞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时,为他颁发了奖状。198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的荣誉学位。

艺术特色

  俞振飞天赋佳嗓,唱曲时注重字、音、气、节,创造了讲究声律、韵味的唱法,发展了俞派唱法。对京剧小生的唱法、念白、咬字、用气、运嗓,都有独特的追求,形成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表演风格。他精通诗词书画,擅长吹笛,在笛风、指法、随腔运气方面有很高造诣。   俞振飞演小生,尤以扮演巾生,表现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被称为儒雅巾生。

演艺概述

震贤自幼喜爱昆曲,家学渊源,复经名师指点,功底深厚,演唱俱佳。擅巾生戏如《拾画》《藏舟》《断桥》《玩笺》等,兼工小官生和旦角,民国时参与上海赓春、平声等曲社,为一时昆曲名票,与俞振飞并称沪上曲界双璧。因殷擅长笑功,而俞精于昆曲唱法中的擞腔,时人有殷笑俞擞之誉。又《金雀记乔醋》潘岳一角,表演以笑声为难,而殷氏最擅此出,举手投足,妙若诗画,遂有殷乔醋之美称。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赴沪演出,曾特邀震贤...

担任职位

早在1919年,晋眉即在苏创建禊集曲社,任社长;后又参与组成道和曲社,并与张紫东、徐镜清等共同发起、创建昆剧传习所。尔后,又成为苏州普乐昆剧团的主要成员之一。1932年,曾为首组成壬申曲社。1945年9月,复与王季烈一起创办吴社曲社,被推举为社长。1952年再与了鞠初、陈伯虞发起建立苏州市昆剧研究会。
  共1346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