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唐川琳

唐川琳,女,四川达州人。 生前就读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财管07-1班,遇害时正值大学三年级,住宿于杭州下沙高教东区的桃李苑21幢的学生寝室103房间。 2010年5月11日夜,唐川琳被入室盗窃的凶手奸污并残忍杀害。

满月

宝贝今天满月了啊,如果宝贝还在的话今天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啊,宝贝还好吗,妈妈今天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跟你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人家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肉,是妈妈爸爸的小心肝儿,妈妈总在想,如果宝贝在的话是要亲爸爸点呢还是亲妈妈点呢,爸爸不愿意我再来看你,怕妈妈难过,胡思乱想,其实妈妈只是太想你了。 宝贝,天堂里有镜子吗,如果有的话,你一定要照照镜子,你的眉,你的眼都好像爸爸哟,你的嘴,你...

斯人已逝,魂兮归来-------------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参加拱北中旅胡纲导游追思会

11月9日晚,拱北口岸中旅集团主办的优秀员工胡纲追思会 在华侨宾馆三楼如期举行,参会人员包括集团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员工300余人。为表示对我院优秀兼职教师胡纲的深切怀念,旅游管理专业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赴华侨宾馆为胡纲导游送行。 胡纲是拱北口岸中旅集团的金牌导游,曾获全国优秀导游称号,是2006年珠海首届十佳导游之一。自2006年受聘我院兼职教师以来,胡纲导游一直担任校级精品课程《导游业务》授课...

追忆父母

生于三十年代,建新中国初期的少年.五十年代目睹或参与土地改革..六十年代参与入社,集体劳动.七十年代集体生产劳动.八十年代参与土地承包改革.九十年代务于个人承包土地. 一生勤俭,劳苦耕作,缺吃少穿,瞻仰老人,抚养子女,白发苍苍,含恨离去, 悲伤啊,我的父母 祈祷您们在天堂富贵美好

追忆似水年华

安静回想从前的自己,昨天开始不再清晰, 掂怀着回忆。却还是拉不近距离。 我还是无法勾勒出青春的美丽。 风吹右耳幽静的曲,冬季的阳光倘佯着华丽。 时光悄悄从我的指间划过。 我的青春,我的童年, 都成为了过去。 我欲将时间折合 ,时光却折合了我。 那些匆匆的来往的身影,定格在某个间隙。 如同你我。 在我们似水流年的青春里,我们默默的笑着。 而当我们回忆过往的时候,却又默默...

学会赞美老人

人人都需要赞美,老年人也不例外。 有这么一个家庭,在别人看来是很幸福的。一对老人身体健康,一双儿女事业有成,家庭收入颇丰。但老人总是高兴不起来,时不时对儿女发脾气,责怪儿女不孝顺。儿女对此甚为不解:我们对父母生活很关心,每月都及时送去生活费,还给他们买好的衣服,他们怎么还是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后经了解,原来是儿女们平时很少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不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他们认为老人观念陈旧、思想...

中华美德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老人一辈子为我们做贡献,我们应该让他们在晚年过得更好一些。可有些人却瞧不起老年人,嫌他们骨头老了,甚至有些年轻人把自己的父母扔在家里,自己却去享受人间快乐,一个月给他们一些钱,可这些金钱是买不到老年人的快乐,他们觉得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跟儿女在一起快乐。 有些小孩把自己的爷爷奶奶当马骑来玩,这是不对的。爷爷奶奶让您当马骑是因为想让自己的孙...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上了年纪,说话比较另啰嗦,有些事情翻来复去要说好几遍。对这种必然的生理现象,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中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而不该表示厌烦,总是粗暴地打断老人的絮语。当老人家唠叨时,正确的话,我们要听;就算错了,也让他们说完以后再作解释。如果只是一个劲地嫌老人啰嗦,对他们的话不理不睬,甚至粗暴地反弹,那就必然令他们伤心。就算你内心还是孝敬老人的,就算平日里你也曾用心照顾...

《孝敬老人》

我们都赤裸裸而来,没有谁天生富有,没有谁天生贫穷。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弃,是拒绝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灵的抉择。 有人医治老人,千金散尽;有人赡养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为先;有人恪守一闯孝义生死关。有人选择善待老人,有人选择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你,选择孝敬,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让污垢蒙蔽心...

冯纯伯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宁举行

11月14日上午9:00,著名自动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纯伯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我校党委书记胡凌云、副书记刘京南、副校长胡敏强、副校长王保平、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奇、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阮仁良、江南大学副校长纪志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庆宪、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徐雷,冯纯伯院士家乡有关领导...

中国排球 泪别恩师戴廷斌

2007/11/23 16:14来源:YNET.com北青网法制晚报谷欣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女排主将冯坤翻看着戴廷斌生平简介,几度哽咽 摄/李琳琳    今天上午举行追悼会 陈忠和、周建安、汪嘉伟等人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现场   今天上午,中国排球界功勋教练戴廷斌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厅进行。戴廷斌的家人和弟子送他走完了最后一程。   追悼会定于上午10时进行,不到9时,...

中国排球名宿戴廷斌辞世 天堂里多了一位排坛教父

中国排球名宿戴廷斌辞世 天堂里多了一位排坛教父 2007-11-20 振兴中华从他开始 对于戴廷斌指导的去世,排管中心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悲痛。在戴指导50年的排球生涯里,他不仅带领中国男排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出色的战绩,还用他的敬业、他的忠诚和他的智慧,为所有的排球人树立了一根标杆。尽管已过去了两天,但一提起戴廷斌的辞世,电话那头的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声音依然低沉。 我8日去日本考察世界杯...

追忆戴廷斌──我的排球启蒙老师

上星期三还在电话里跟玛琍谈起戴廷斌的病情。杨大姐告知,戴指导是胃癌晚期,已经难有治愈的奇迹出现。这消息让我心里沉甸甸的。但是,怎么也想不到三天之后,老戴便离他钟爱的人们和排球而去,走得那样急 68岁的人,本来还能再做很多事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两年,甚至最后几个月,他还在奔走忙碌,为了中国的男排──那是很多人都看不出有多大希望的项目,为了赵蕊蕊和冯坤──那是很多人都认为难以康复的女排伤号。老戴...

中国排坛名帅戴廷斌追悼会举行 排坛永失"背飞之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2005年1月13日,体育总局排球馆,戴廷斌指导赵蕊蕊(图)、冯坤进行恢复性训练。图/CFP 师恩重,陈刚拄拐送最后一程。本报记者 王申 摄  本报讯 昨日上午,原中国男排主教练戴廷斌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包括徐利在内的排管中心官员、中国男女排主帅周建安、陈忠和,以及弟子汪嘉伟、沈富麟、胡进等100多名排球界人...

沉痛悼念我亲爱的妈妈

今天,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在网上为自己仙逝的妈妈设灵堂,追忆仙逝的妈妈......。 我可伶的妈妈走了,她一天福也没有想到就这样匆匆的走了,留下了女儿对妈妈的永远追思。 妈妈太苦了,她把一身献给了党,献给了家,对自己却什么都舍不得,她老人家在病重期间,女儿只能哭,无法解除她老人家的病痛,女儿伤心啊,女儿陪妈妈太少,为妈妈做的太少。 妈妈一路走好!

略记林振强先生

据有关人士研究,现已整理出的林振强先生的填词作品为1009首,应尚有少量作品未整理到。林先生给n多牛人添过词,比如蔡国权(9首)、陈百强(16首)、郭富城(10首)、李克勤(11首)、林忆莲(32.5首)、林子祥(53.5首)、刘德华(17首)、罗文(24首)、伦永亮(27首)、吕方(13首)、梅豔芳(23首)、谭咏麟(28.5首)、王菲(12.5首)、许冠杰(13首)、叶蒨文(39首)、张国荣...

林振强-个人评价

  林振强于2003年11月17日凌晨因淋巴癌病逝,终年56岁。林振强在2003年9月时突然中止他在《苹果日报》和《壹周刊》的专栏,编辑部只说他放假。由于他未有向外界透露他的健康状况,外间对他的逝世均感到突然。 2004年初分别获香港电台和香港无线电视追颁金针奖和荣誉大奖,同年11月获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CASH音乐成就大奖, 以表扬林在乐坛的贡献。   对于林振强的突然辞世,乐坛中...

林振强-个人简介

 林振强,(1947年-2003年11月17日),绰号洋葱头、强伯、傻强,香港著名填词人兼专栏作家、漫画家、资深广告撰稿员、创作总监,是广告界出名的鬼才,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活跃于香港填词界,留下数百作品。 香港流行词坛,由70年代许冠杰的复兴,一路热闹地由在家看电视、出外看电影的单向娱乐,紧贴着当时人们的步伐,走进80年代,开始独立迈入拥有各自生命与色彩的胡同中,以不同类型、不同词风、不同题...

香港著名词人林振强不敌癌魔病逝

香港著名词人林振强不敌癌魔病逝 曾填写出《不羁的风》、《摘星》等流行曲的歌词、90年代后又摇身一变,成为受欢迎作家的鬼才创作人林振强,在与癌魔搏斗多时后,昨天凌晨终告病逝,终年56岁。目前林振强的妻子和其胞姊林燕妮等家人,已开始准备后事。   林振强已举家移民新加坡,但应聘回流返港工作,早前他被证实患上癌病,长期接受各种治疗。据悉,林振强在今年年中病情已渐告严重,他在报纸上的专栏亦不时断稿,...

罗西北与他的水电情缘

本报记者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0年09月13日 第 20 版)   此次采访中,几乎每个水电人嘴里都会蹦出一个人的名字:罗西北反法西斯电影《红樱桃》中黑色信使罗小蛮的原型。   罗西北是湖南湘潭人,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之子,著名水电专家。1926年出生,不久,母亲不幸在苏联落水遇难,1928年父亲在上海被国民党杀害,罗西北两岁就成了孤儿。   1954年,在苏联学成归国的罗西...
  共1346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