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崔田民-人物介绍

崔田民(19121991),曾用名崔逢吉、崔天民,陕西省绥德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李志民-人物经历

确定正确的办学方针   高等军事学院(以下简称高院)位于北京黑山扈,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和高级速成系为基础创建,是当时解放军的最高学府。李志民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之初,主要是协助刘伯承、叶剑英(刘伯承因健康状况欠佳离职后,职务由叶剑英接任)搞好政治思想工作和教员队伍的培养提高,大力抓环境的治理。   1959年1月,李志民升任政治委员。他在中央军委领导和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叶剑...

李志民-人物特色

开国上将李志民以善打政治仗闻名军中,他曾用肥羊攻克城堡,与东北军激战,竟是白天打仗,夜晚联欢,激战数日,双方竟无一伤亡。 李志民,参加革命前是一名村小学教师。   1926年夏,入浏阳县暑假政治讲习所学习,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次年4月,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李志民奉中共浏阳县委之命,调任红5军第2纵队任四中队党代表。从此开始其善打政治仗传奇的戎马生涯。   1931年1...

李志民-大事年表

1906年7月9日生于湖南浏阳县高坪西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4年起,曾在家乡任小学教员、校长。   1925年开始从事农民运动。   1926年春参加中国国民党,曾被选为国民党高坪区分部委员和乡农民协会副委员长。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斗争。   1928年3月,在高坪参与组建区游击队,任...

李志民-生平概况

李志民(1906-1987)原名李风瑞,别名李明阶,曾用名李轩。湖南省浏阳县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一九二五年任乡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大队四中队党代表、...

“郭秀仪画展”在京举办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女弟子郭秀仪画展16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办。   郭秀仪女士(1911-2006)是我国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先生的夫人。在抗日战争时期,郭秀仪与当时妇...

农工民主党名誉副主席郭秀仪逝世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 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名誉副主席,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先生的夫人郭秀仪同志,因病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郭秀仪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何鲁丽、蒋正华、刘延东、李蒙、雷洁琼、万国权...

郭秀仪-参考政协工作

这些年来,在政协会上,她常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她的提案采用率很高。她也曾多次受到江泽民等领导同志的关注。她作为中国统一促进会的常务理事,常在海内外为国家的和平统一积极奔走,她坚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国家。 郭秀仪女士一生追求光明进步,以她自尊、自强、自信的优秀人格魅力,为人所敬重。

郭秀仪-爱国情怀

2000年5月16日,当一些七十上下的孩子们围绕着郭秀仪女士,他们深情地唱起了当年的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敬祝这位久经磨练坚贞不渝的郭妈妈进入九十高寿时,这位历经磨难和奋斗,享有荣誉和幸福的老人,心情很是激动。   郭秀仪是当年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妈妈们中在大陆唯一健在的一位。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土地,许多年轻的父母奔赴了抗日前线,许多家庭被侵略者摧残拆散,致使不少儿童...

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

1950年后,郭秀仪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追随齐师杖履 , 侍奉笔砚达 6 年之久。 除专注领悟齐派精髓, 苦练大师技法外, 还善于博采名家之长, 向[[溥雪斋学兰石, 从王雪涛习花卉, 并常与胡洁青, 娄师白切磋研讨画技, 多有合绘之作。 郭秀仪天资聪慧, 加之后天勤奋, 故进益颇快。她笔下的人物、山水、禽鸟、走兽、鱼虾、花卉能得齐翁之奥妙,栩栩如生,既有灵气又富创意,深得恩师之喜爱赞赏。    ...

郭秀仪-生平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积极投身抗战事业。在日军铁蹄下,无数儿童亲人被害,无家可归,处境凄惨。1938年郭秀仪与宋美龄、邓颖超等各界知名人士创建并领导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及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拯救、收容和培育了战争难童三万余名。郭秀仪是保育会的常务理事,并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征募部副部长。保育会成立后,在武汉掀起了颇有声势的为拯救难童募捐的活动。郭秀仪亲自主持汉口的献金台,到街...

郭秀仪-个人简介

郭秀仪,女。1911年5月生,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上海。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爱国将领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黄琪翔先生的夫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文艺女校。抗战期间,曾任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常务理事、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和征募部副部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妇女工作队队长。建国后,她积极支持黄琪翔先生开展工作,历任农工民主党中央...

潘文华旧居

潘文华旧居位于沙区山洞街道办事处平正村75号,是一四合院,土墙结构房子,院子里林荫蔽日。 潘文华旧居

潘文华-重大事件

彭县起义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参加彭县起义的川军将领还有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原川军保定系首领之一田颂尧,第95军军长黄隐,川湘鄂边区绥靖副主任陈兰亭以及四川省财政厅长、省银行董事长邓汉祥等。川鄂绥靖公署副主任董宋珩于12月21日率3万人马在金堂、广汉起义。第15兵团司令罗广文于12...

潘文华-生平传略

潘文华(18861950),小名文生,字仲三,绰号潘鹞子。 少年英才   1886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乡农兴村二组(棕树湾)。父名在田,清代秀才,教私塾谋生。生母江氏,生姊妹三人,于1892年病逝。   遂迁居文宫镇下街,做小生意维持生活。不久父续娶张氏,生弟昌猷、世英。   后又随父迁高桥镇(文宫镇附近),就读私塾,但泊于生活,不久辍学。   189...

潘文华-人物简介

潘文华(18861950)号仲三,四川仁寿人。二级陆军上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86年10月16日。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响应辛亥革命,曾任川军第3师团长,1918年1月任北洋政府陆军第22师43旅86团团长,1919年12月任川军第7师独立旅旅长,1920年任川军第2军2旅旅长,不久任川军第2军4师师长,1923年任川东清乡司令,同年11月任北京政府陆军第33师师长,19...

经历简介

李傕(ju),东汉末年军阀、权臣,曾担任东汉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性勇猛诡谲,有辩才。原本是董卓部下武将,阳人之战后, 董卓曾派李傕为说客出使反董联军的孙坚军中,欲游说孙坚和亲结盟,但被孙坚拒绝。后李傕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击破朱儁后,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在董卓被王允、吕布刺杀之后,李傕成为西凉军的头号首领,与同党郭汜、张济等人结盟攻进长安,在击败吕布...

冀志罡:悼念米尔顿-弗里德曼

昨夜,弗里德曼去了!   这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自由市场最坚定、最出色的辩护士,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在亲眼见证了凯恩斯主义的失败、苏东剧变和全球化席卷世界之后,终于可以欣慰地闭上眼 睛了。   是的,他曾被视为思想的异端,不可理喻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与哈耶克一样,他在许多年里遭到学界普遍的歧视和排挤。但事实最终证明他是对的。   他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他是天才的...

弗里德曼:逝去的学界泰斗

本报记者 黄继汇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6日在美国三藩市的家中,因心脏衰竭逝世,享年94岁。曾获诺贝尔奖的弗里德曼被经济学界尊为泰斗,是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媒体评论说,他是最后一位家喻户晓又拥有最高专业成就的伟大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人们常常将他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相提并论。   弗里德曼曾在经济...

历史传记

  李傕,字稚然(王粲《英雄记》曰:[李]傕,北地人。刘艾《献帝纪》曰: [李]傕字稚然。[郭]汜,张掖人),董卓部下将领,曾被董卓派为说客出使反董联军的孙坚军中,欲游说孙坚和亲结盟,但被孙坚拒绝。后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大破朱俊,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192年董卓和牛辅被杀后,李傕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伙同郭汜、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
  共1347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