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成就法门

宣化上人(图片来源:资料图)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子,大势至菩萨是他的次子。这两位大菩萨,现在在极乐世界,居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辅助阿弥陀佛,候补佛位。等阿弥陀佛涅槃之后,正法住世有无量劫;到正法于上半夜灭尽,下半夜时,观世音菩萨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来。佛寿与正法也是有无量劫;等到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将于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大势至菩萨是以都摄....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仁炟法师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两不碍

仁炟法师在朝圣路上(图片来源:资料图) 许多学佛的人把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对立起来,认为一门深入就不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就不要一门深入,其时这是犯了一个逻辑学的错误,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也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我理解一门深入是修行的法门问题,门者,法门是也,一门深入是修行的法门问题,广学多闻是指诵经多少的问题。 把一门深入与广学多闻对立起来互相争论实在是在那里浪费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善生经》在家修行者要做好的六件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 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尔时世尊,见长者子善生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世尊见已,即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缘,清旦出城,于园林中,举身皆湿,向诸方礼? 尔时善生白佛言:我父临命终时,遗....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善生经》世间人要处理好的六重关系

《善生经》的缘起是有一天早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看到一个长者子沐浴之后向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礼拜。长者是指那些很富有,在地方上颇具影响的人。这位长者的儿子叫善生。释迦牟尼佛就问善生在做什么?善生恭恭敬敬地答道,他的父亲去世时叮嘱他要每天礼拜六方,如此就能够得到幸福。佛陀说这六方确实应该礼拜,而我的教法中也有六方,但我的六方跟你所礼拜的六方不太一样。于是善生就问世尊,在你的法中如何礼拜六方呢?佛陀就讲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慈航大师——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慈航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所以叫做皈依三宝。佛是觉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故称为佛。法是轨持义,所谓教法、理法、行法、果法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之轨道,故名为法。僧是和合义,有事和理和二义。事和,能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意和同悦,口和无诤,身和同住;理和,能证无为择灭之理。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兔王父子为法舍命仙人宁死亦不食肉

布达拉宫的弥勒佛(图片来源:资料图)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林中。又有结发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于台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我见牟尼尊。面貌常清净。百福相奇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学佛必修课程四种清净明诲之戒偷(2)

云何贼人以下,是佛痛斥冒充弟子,形似出家,心不入道的人,假借僧服,以助其经营货利,贩卖如来,破坏佛教;或将佛法作人情,以套取他人的供养;或非法说法,法说非法,炫惑世人,却说是真正的佛法。对于真正出家修行,具足比丘戒,三衣一钵,不积蓄金钱的佛弟子,反被诽谤,视为小乘;而身披袈娑,经营货利,贩卖如来的贼人,却妄自称为大乘菩萨。由于以假乱真,令无量众生,真假莫辨,心生疑惑。或误信邪说,或起邪行,结果,此....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学佛必修课程四种清净明诲之戒偷(1)

文珠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惹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弦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世间物各有主,凡未经他人许可,....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日常法师——皈依后应该修什么?

日常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恭敬佛 我们好像很恭敬,其实很难做到,我们会说:佛来当然恭敬,可是没有佛来呀!但佛真正来时我们恐怕很难恭敬,至少对圣像我们不一定恭敬。《广论》上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像,若好若坏我们都应该像恭敬大师一样恭敬它,所以我发了一个愿,希望大家做到。前几天看见海报印有佛像,我们觉得海报太多了,以前的做法是烧掉,这方法不好,我发愿要想办法做到,以后看见佛像不管好的坏的都至....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释迦牟尼佛的故事(6)

时舍利弗。闻阿舍婆耆说此偈已。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道迹已。心大踊跃。身诸情根。皆悉悦预。而自念言。一切众生。悉着于我。所以轮回。在于生死。若除我想。即于我所。亦皆得离。譬如日光。能破于闇。无我之想。亦复如是。悉能破于我见闇障。我从昔来。所可修学。皆为邪见。唯今所得。是正真道。作此念已。礼阿舍婆耆足。还归所止。时阿舍婆耆。至前乞食。讫还竹园。时舍利弗。还至住处。时目揵罗夜那。善根已熟。见....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