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去白山黑水寻梦

  记者:一些名记者谈起自己之所以选择新闻这个职业,往往说是出于兴趣,或是命运的安排。但我看到写您的文章说,做记者是您与生俱来的情结。   范敬宜:是的,我对新闻工作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情结。我小时候生活在上海,当时上海是全国报业最发达的城市,报纸多,家里除了订有《申报》、《大公报》、《文汇报》之外,还有各种小报。我就什么都看,对办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就开始自写自编,办了一份手抄复写的《静园新...

荒村犹恋春色明

  记者: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一段岁月,讲讲您是怎样走过来的?   范敬宜:那时全国大批干部下放,名为响应毛主席重新学习的号召,是大势所趋。但是辽宁省更左,也更彻底,搞了个插队落户,就是全家统统赶到农村去当农民。这样下放的干部有上万人。像我这种身份的人,当然必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们全家就到了辽宁省西部的贫困山区建昌县,又到了个最贫困的公社,叫二道湾子公社,这个公社最穷的是大北沟大队下面的东下...

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

新华网上海频道5月12日报道:这几天,在清华大学新闻网的本周新闻排行上,一篇名为《一份值得推介的农村调查报告》的教师评语始终高居榜首,点击率和网友回复率颇高。评语的作者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而他推荐的则是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李强写的长篇调查报告《乡村八记》。 据12日出版的《文汇报》报道,范敬宜院长之所以如此高度评价一份大学生写的调查报告,用他自己...

有偿新闻是经过历史演变的

如何看待有偿新闻?当记者的任务与良心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7月26日下午,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作客新华网,和网友进行交流,回答了网友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他结合自己坎坷的新闻生涯,告诉我们:不论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其社会责任感是永远不能改变和丢弃的。   范敬宜,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北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

范敬宜:改革开放30年“顺应时代、顺应人民”

范敬宜在人民网演播室 作为新闻工作者,对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是:必须顺应时代、顺应人民   主持人:范老您看从1979年您的《莫...

范敬宜,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

范敬宜,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后。他满怀才情、半生坎坷:幼年失怙、由母亲、姑母一起抚养长大;他自幼体弱多病,不能正常上学,却以一年的小学学历,神奇般考上大学,并达到了诗、书、画三绝的佳境;他20岁大学毕业瞒着家里只身前往东北,与夫人相遇并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26岁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又被下放到最贫困的山区,直到49岁时才回到热爱的新闻行业跌宕起伏的人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理想追求。 名人之...

著名报人范敬宜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作品选”

年近八旬的著名报人范敬宜,最近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作品选。过去,老人一直以藏拙为由,多次拒绝出版这些易碎品,这次为什么要破例呢? 他说:我忽然改变主意,应出版社之约将一部分已经过时的杂拌儿结集出版,原因之一是想起了朱穆之同志的一番话,想为年长、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点向后看的标志物,从而更加坚定向前看的信心和勇气。 二十多年前,新闻界前辈朱穆之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好...

主要研究方向

 报刊编辑、新闻评论。主要著作有《总编辑手记》、《敬宜笔记》、《范敬宜诗书画》等,这本诗书画集,是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和高尚情操的写照。正如他在《满江红赠人》词中所云: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到峰巅仍自朝乾夕惕。当日闻鸡争起舞,今宵抚剑犹望月。念白云深处万千家,情难抑。这种茹苦如饴、矢志不渝的精神,令人钦佩。

范敬宜(1931-—2010)

  范敬宜(1931-2010),江苏省苏州市人。为范仲淹的28世孙,自幼对诗书画都很敏悟。学生时受过当时文史哲方面杰出学者的熏陶,师从吴门画派的杰出名家樊伯炎,深得吴门真传。1949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精于诗书画,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2010年11月13日中午,范敬宜因病去世,享年79岁。

范敬宜任职简况

  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北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   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   1984年调任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   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   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   199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

范敬宜于今日13时42分因病抢救无效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于今日13时42分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9岁。   范敬宜简历:   范敬宜(19312010),江苏省苏州市人。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后改名《辽宁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1983年调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4年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

著名男排运动员朱刚因心脏血管瘤破裂于当天下午在成都去世

中国前男排国手、四川省著名运动员朱刚  中国前男排国手、四川省著名运动员朱刚  2001年1月4日,时为中国男排国手的四川省著名男排运动员朱刚因心脏血管瘤破裂于当天下午在成都去世。效力于四川佛兰男排的朱刚是在当天下午的训练中心脏病突发的,并被迅即送往绵阳医院,后转至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抢救,但近12个小时的手术未能挽救朱刚年轻的生命,于当天下午四点左右去世。

维维安·福年仅28岁的他倒在了球场上,震撼世界

维维安福  维维安福是喀麦隆国脚,但是在2003年联合会杯半决赛喀麦隆对阵哥伦比亚,他在一次没有任何拼抢的情况下突然倒地,虽然现场的医生对于他进行了紧急救治,但是依然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年仅28岁的他倒在了球场上,震撼世界。

王洪礼2007年7月26日心源性猝死

王洪礼  王洪礼 2007年7月26日上午9点37分,著名足球教练、前辽宁队主帅王洪礼在沈阳市医大一院去世,享年61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王洪礼的离世在足球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26日早上8点半左右,王洪礼在打网球过程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同样曾执教过辽足的李应发等人当时正在网球场旁边踢球,他们立刻将王洪礼送往沈阳市医大一院抢救。经过了30分钟的抢救,院方最终宣布王洪礼抢救无效死亡...

塞尔吉奥在赛场突然倒地身亡

塞尔吉奥  塞尔吉奥 2004年,巴西著名后卫塞尔吉奥在赛场突然倒地身亡,酿成了巴西一起足球惨剧。当时,圣凯塔诺队在与圣保罗队的比赛进行到59分钟,塞尔吉奥在自己球队的禁区内失去了知觉,突然倒地。医生匆忙赶到球场,抢救塞尔吉奥的性命。可是,当塞尔吉奥被送往医院时,仍然没有恢复知觉。而最终,在被送往医院的40分钟之后,虽然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塞尔吉奥还是离开了人世,而仅仅在去世的8天之前,他才...

瑞安谢伊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8岁

瑞安谢伊 瑞安谢伊 2007年1月3日,美国著名长跑运动员瑞安--谢伊3日在纽约市中央公园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全美马拉松选拔赛中突然晕倒,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8岁。

东尼奥·普埃尔塔是被宣布救治无效死亡

安东尼奥普埃尔塔  安东尼奥普埃尔塔 普埃尔塔是西班牙的希望之星,但是在2007年8月25日塞维利亚主场4∶1胜赫塔费的首轮联赛中,普埃尔塔在比赛中突然休克后被送院急救。虽然进行了紧急的手术,但是48个小时之后他还是被宣布救治无效死亡。普埃尔塔事件出现之后,球员健康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马拉松参赛者猝死

马拉松参赛者猝死  马拉松参赛者猝死 2004年10月17日,在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据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讲,共计有13名参赛运动员途中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其中两男子猝死。一死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

克里斯蒂亚诺·儒尼尼奥页送入医院,被证实身亡

克里斯蒂亚诺儒尼尼奥页 克里斯蒂亚诺儒尼尼奥 2004年12月5日,在印度班加罗尔进行的一场比赛中,Dempo俱乐部射手克里斯蒂亚诺儒尼尼奥,24岁,晃过Mohun Bagan门将保罗,攻入本场比赛个人第二球,帮助他的球队在主场2-0取得胜利。儒尼尼奥,是一位出生在巴西的球员,目前效力于一家印度俱乐部,在攻入第二球之后,他马上倒地,随后送入医院,被证实身亡。

科洛尼奇备战北京奥运会时猝死

科洛尼奇备战北京奥运会时猝死  科洛尼奇备战北京奥运会时猝死 曾两次夺得奥运会冠军的著名划艇运动员科洛尼奇在训练中突然猝死。这一悲剧令匈牙利举国上下深感哀思。   在2008年7月15日的训练中,正在多瑙湖上为北京奥运训练备战的科洛尼奇突感不适,随后昏迷不醒。一旁的医护人员赶紧用摩托艇将其送回岸边。抢救人员虽竭尽全力对科洛尼奇实施抢救,可仍不能将这位前奥运冠军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据初步诊...
  共13466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