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加央西热-人物评价

加央西热加央的名字,可译作智慧文殊,他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文学结缘。与他有生死之交的好友,北京出版社社长吴雨初见证了加央一生的创作历程。他说《开往北京的列车》是加央公开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从那之后,加央用他15岁才学习的汉文,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令不少来自内地的汉族作家都觉惊讶的文字。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藏族作家,14岁才开始进学校读书,却用汉文写下了一部优美的诗篇;他是一个极其本色的草原牧民...

加央西热-人物故事

牧民儿子的文学之缘   出身牧民的加央西热个子不高,有高原人特有的黑红肤色,说着流利的汉语,但他总说自己说得不好,我15岁才开始学习汉语。加央西热在藏语中是智慧的文殊的意思,也许是宿命,也许是巧合,小时候亲戚家的《格萨尔王》就深深地吸引着他,《格萨尔王》对于我们藏族来说就是神物,当时小孩子是不让碰的,只有我父亲看的时候我才能凑上去看几眼。   加央西热的家就在驮盐大道旁边。17岁的时候,...

加央西热-人物简介

加央西热,男,藏族,西藏班戈县人,1957年3月出生,1978年7月参加工作,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化程度,1994年2月第二届西藏作协理事会上当选为西藏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2001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2004年10月30日在拉萨病故,病故前历任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县委副书记、那曲地区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西藏自治区文联编辑事务部副主任、...

吕慕祥

建阳童游乡回瑶洪尾村人。民国18年(1929年)出生。从小就跟兄长参加田间劳动。   民国33年,刚成年的二哥慕嫩被国民党抓去当兵,从此杳无音信。民国37年1月,慕祥也被抓编入县保安队,派驻建阳黄坑乡。民国38年5月,建阳解放,慕祥毅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转战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参加过歼灭国民党广西白崇禧集团军的战役。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1951年3月,吕慕祥随部...

评价英迪拉

著名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对英迪拉有以下的描写:她的相貌很动人,她有一对淡啡色而又略带哀伤的美丽眼睛,脸上总是挂著一丝奇妙、高深莫测却又能引起人们好奇的微笑。短短几句话,却表露出英迪拉内心表现出来的性格。   不过,在政绩方面,外界对英迪拉甘地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赞扬她的政绩和对印度的建树,亦有人不满其强硬政治手段和蓄意栽培她的儿子成为接班人。纵然如此,英迪拉甘地依然是印度一代传奇人物。 ...

英迪拉家族

拉吉夫甘地生于印度孟买。在印度北部的达拉冬接受中等教育,尔后到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和伦敦帝国学院深造,学机械工程。在剑桥毕业后,拉吉夫于1968年进入印度航空公司当飞行员。1980年印度第二号人物他的胞弟桑贾伊甘地不幸死于飞行失事。英迪拉甘地夫人在万分悲痛之后,力劝拉吉夫从政,填补胞弟的遗缺。在母亲的扶持下,1983年2月2日,38岁的拉吉夫被任命为印度国大党书记主持国大党的日常工作。1984年6月...

英迪拉遇刺

在英迪拉统治的早期,锡克教教徒一直争取著更大的权益和认同。他们在旁遮普邦占有多数地位,亦建有著名锡克教庙宇金庙。在1984年大选前几年,不断有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的冲突事件发生。当时,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印度教徒希望政府保障他们的安全,而英迪拉派国大党为了在大选前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在1984年6月3日,英迪拉下令印度陆军攻入金庙。这次事件中有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而伤亡者和被捕者都以锡克人为...

下台、被捕与二度执政

1977年大选中人民党获得大胜,而英迪拉的长期政敌德赛则成功登上总理宝座。国大党亦因而分裂,英迪拉派在国会的影响力被降低。人民党的元老查兰辛格则下令逮捕英迪拉和山齐。但是,英迪拉的被捕和被长期审讯,却令她在公众建立了一个被政府逼害的无助女人的形象,反而帮助了她的政治重生。   由于人民依然面对著艰难的生活,故此开始对执政的人民党不满。而同时英迪拉则发表公开讲话,为国家在紧急状态时所犯下的...

紧急状态

英迪拉政府在1971年大选获胜后开始面临重大考验。官僚主义及贪污等都令国家的经济和管理出现危机。虽然绿色革命令印度低下层人士的生活获得一点改善,但改善的速度和幅度并不足以应付巨大的失业率。另外,政府又与桑贾伊甘地的马鲁迪公司签订合约授权他们去生产首批本地生产的车辆,但这家公司一辆车也没能生产出来。   英迪拉亦被指为独裁统治。她曾运用其在国会的多数席位去修改宪法、以及削减各邦在联邦系统下...

英迪拉-总理时期的个人生活

英迪拉的英雄形象一直深入民心,但同时她的性格也和父亲一样不太喜欢与人接触。这多数是因为她童年的动荡生活影响,虽然她对她的父亲和家族充满自豪,但她却难以发展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社交生活。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左右,她曾经和一个纽约记者多洛菲诺文通过通信而相熟,但由于政治立场问题而中断了联络。所以除了政坛盟友外,她没有私下的知己。她的孩子们都在英国念书,不过都没有取得学位。   英迪拉甘...

第三次印巴战争、核子防卫与绿色革命

早于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之始,印度与巴基斯坦已经就国土、政治等问题不断发生冲突,更于1947年和196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印巴战争,死伤无数。当时巴基斯坦本身被印度领土分割为不相连的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当时大部分政府官员、军队等都是西巴基斯坦人,引起了不少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的不满。1966年,东巴基斯坦成立了人民联盟要求实行联邦制,令东巴能得到自治权利以及经济独立。在1970年的巴基斯坦大...

英迪拉执政

1959年至1960年间,英迪拉参加国大党主席的竞选并成功当选,并同时兼任其父亲的幕僚长。她陪同尼赫鲁访问过美、中、苏、法等国,出席每年的英联邦总理会议,还参加了万隆会议和其他国际会议,会见和接待了不少国家元首和知名人士。她还先后担任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于1959年被选为国大党主席(任期11个月,因照料重病的丈夫离任,1960年丈夫病逝后又重返政坛)。这段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外...

英迪拉的婚姻

印度独立后,由于费罗兹的记者和保险员工作关系,需回到安拉阿巴德工作。所以英迪拉夫妇二人之后又返回当地居住。他们的婚姻在最初的时候相当美满,但随著英迪拉带著两名儿子迁居德里,去协助她那刚当选首任总理而面临重大压力的父亲后,这段关系开始恶化。英迪拉成了她父亲的私人助理及看护,并经常为父亲分忧。随着这样的聚少离多,夫妇二人的暂别似乎逐渐演变成婚变。   在1952年,印度举行第一次大选,英迪拉分...

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成长经历

尼赫鲁家族的祖先是来自查谟-克什米尔邦和德里的婆罗门家族。英迪拉的祖父摩迪拉尼赫鲁是北方邦安拉阿巴德的一名讼务律师,也是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前甘地时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曾担任主席一职,亦是著名的《尼赫鲁报告》的作者。该报告规划了有关印度未来的政府体制,以对抗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至于英迪拉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以及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其中一名领导。英迪拉是他与妻子卡玛拉所生的。...

年轻记者为救轻生女子落水身亡

  2010年10月27日02:36 鲁中晨报   鲁中晨报记者 贵银 孙锐 发自潍坊   一名优秀记者再也没有回来的那个黑夜   10月20日的深夜来的异常早,10℃以下的气温,让素有中国宝石城之称的潍坊昌乐县城,显得格外安静。   23:50许,28岁的李建军告别朋友,走出濠景海岸社区的大门,准备步行回家。李建军是潍坊日报社驻昌乐县的记者,至从进入报社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已经成长为...

思念父亲

爸爸: 照片中的您是这么地温和和安祥,您静静地在那里,我不知您在想什么。因为,真的,爸爸,这么多年我太不了解您,以前也没有想到要去了解您,等到我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您就走了。 我的印象中,只有您的专制和霸气。从小您对母亲和我们就是说一不二,我们连和您说话都不敢,也没存在沟通,我对您的了解只是表面,我从不知您内心在想什么。 读书出来,不懂事和任性的我为了逃避不回家,几年不回去。您早就放话,...

2010年最冤最惨的血案 (请全世界人转发)

2010年最冤最惨的血案 (请全世界人转发) 谁见过如此悲惨的当街杀人的掺案?谁见过当今中国广东省如此黑暗的政府?/谁能忍受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见义勇为掺遭杀害的凶杀案被诬陷成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案的血案?还我人命!!还我血债!!还我亲人!告到北京我也要告为我不到26岁死不瞑目掺死广东的弟弟讨回公道。 我来自湖南湘潭,今年3月4号,我亲弟弟在广东佛山禅城区张槎镇古南开发区在为四川朋友要回被扒手扒...

2010年最冤最惨的血案 (请全世界人转发)

2010年最冤最惨的血案 (请全世界人转发) 谁见过如此悲惨的当街杀人的掺案?谁见过当今中国广东省如此黑暗的政府?/谁能忍受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见义勇为掺遭杀害的凶杀案被诬陷成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案的血案?还我人命!!还我血债!!还我亲人!告到北京我也要告为我不到26岁死不瞑目掺死广东的弟弟讨回公道。 我来自湖南湘潭,今年3月4号,我亲弟弟在广东佛山禅城区张槎镇古南开发区在为四川朋友要回被扒手扒...

for byler

Dear all, I'm very sorry to hear about the sad news onByler, who's a handsome and lovely Colorado boy.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day when Byler was in Xi'an and we had lunch together. Byler was ha...

致刘希全

写下诗人之死,我又怎能相信 这一次 竟然是你 昨天 得知你的死讯 我没有一滴眼泪 今天 我要哭一整个晚上 那座陌生的城市 我没有多少牵挂 但十年了 我们音讯全无 我的朋友 不要抱怨 我只是想 你是最为珍贵的友人 放在那儿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你仍是上帝赐予我的礼物 十年 多么漫长 当你独自受累的时候 当成功的花束抛向你的时候 你可否想到千里之外 我只是装作...
  共1346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