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张经武-转战南北

1936年秋,张经武化名张金吾住在北平   1931年底,张经武被调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他出身军校,当过军校学生队队长。上级派他来到红军学校任教员,主教政治和文化课。由于张经武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红军中属于有文化的指挥员。加上他教学深入浅出,很受人欢迎,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   红军长征,张经武在教导师任师长,师政委为何长工。教导师的任务是保卫党中央的机关,任务光荣而艰巨。...

张经武-走上革命道路

1935年,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二科科长的张经武在陕北   张经武又名张仁山,1906年7月生于湖南省酃县一个富户里。他的父亲是个读书人,但不善经营,富裕的家庭中道破落,但同一般的穷苦人家比起来,生活仍很充裕。张经武7岁时,被家人送到学校读书,10岁进高小读书。13岁时,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这时,他家已经贫穷,与穷人没有什么两样。由于家境贫困,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干起农活。为了糊口,他...

张经武生平概况

 张经武,湖南省酃县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中央军委五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副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参...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逝世

  1853年,严复出生于一个乡医之家。他14岁时考入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语和数、理、化、地质、天文、航海等科学技术知识。毕业后,他在军舰上实习,到过新加坡、日本等地。   1877年严复被派赴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大学学习。在英国的两年间,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结业回国后,严复先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一年后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这时严复年仅38岁,可谓宦途得...

辜严倬云参观祖父严复故居 获赠六年前返乡照片

6月23日,回到家乡福州的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辜严倬云女士走进严复故居纪念馆,认真而仔细地观看每件展品。严复故居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2年多的修复,当天开始向公众开放。 中新社发 杨婀娜 摄   阔别六年,严复的孙女辜严倬云女士回到了儿时的郎官巷,为修复后的严复故居剪彩。辜严女士临别时对记者说,回到家乡,回到郎官巷,看到祖父的故居修葺一新,心中有一份说不出的欢喜和感...

严复:传播西学第一人

1877年,一艘开往英国的轮船上,一位青年伫立船头,遥望着西方的世界,若有所思。他心里有很多疑问: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今日何以沦落到受尽欺凌之境?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又何以如此富强? 他是幸运的。他获得了当时绝大多数国人都不可能有的机会,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和身心去亲自领略西方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化,进而得以回答萦绕在他脑海的问题。此次留学播下的西学种子,更是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中国人。...

严复-代表诗作

【戊戍八月感事】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严复-子孙后代

严复共生有九个儿女,男有严璩、严瓛、严琥、严璿、严玷,女有严瑸、严璆、严珑、严项。   长子严璩,字伯玉,乳名阿璋,1874年生于福州,9岁来到天津严复身边,曾拜郑孝胥为师,1895年去英国留学,1900年回国,1902年开始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任职,后历任驻法参赞、越南视察吏、广东全省电政监督、福建财政正监理官。民国成立后,历任长芦盐运使、财政部参事、公债司司长,华俄道胜银行清理处督办。以...

严复-著述名录

天演论序 《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   《原强》,《直报》,1895年   《辟韩》,《直报》,1895年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 ,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

严复-翻译理论和赋税思想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

严复之墓

严复墓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区盖山镇阳岐村北鳌头山东麓。墓坐西向东偏北34度,花岗岩石结构,呈如意形,三层墓埕,占地面积仅200多平方米。封土为三合土质,封土前竖一青石墓碑,楷书阴刻: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墓柱为金瓜顶,飞龙盘柱。两侧立卷书石围屏,上刻有梅、雀、松鹤等图案,形态逼真。坟周以花岗岩石砌护坡。墓系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为归葬亡妻王氏,令长子严伯玉监造,严复自书墓碑及惟适之安横屏。民...

严复-人物评价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任。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为世人诟病。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

严复-人物年谱

 ⊙1854年(清咸丰四年甲寅)1岁   ⊙ 1月8日(阴历清咸丰三年癸丑年十二月初十),严复出生于福州南台苍霞洲。后有两妹,大妹适何,小妹适陈。   ⊙ 1855年(清咸丰五年乙卯)2岁   ⊙ 1856年(清咸丰六年丙辰)3岁   ⊙ 1857年(清咸丰七年丁巳)4岁   ⊙ 1858年(清咸丰八年戊午)5岁   ⊙ 邻家打井,严复独自爬上井架大叫:井打得...

程文超:“学生是我生命的阳光”

■文/新快报记者 陈晶晶 实习生 邝展婷 生平 程文超 1955年生,湖北武汉人。1983年至1986年间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入北京大学师从谢冕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因北京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联合培养,赴加州伯克利大学比较文学系留学两年。1993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4年10月2...

沉重悼念程文超老师

 曾有幸听程老师讲课,是时先生与病魔抗争,坚持给我们上课,挑战命运的毅力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却不想,先生而今却远行了,继续在追求他的文学梦。  天地同悲,风云变色。  以我心,沉重悼念。   

悼吾师文超

悼吾师文超 你的眼泪在闪烁 悼吾师文超 我沉默着,握着你的手。 在一间露天的酒吧里,在酒吧僻静的一角,你的身体还算好,你与我说着从前,说着从前的人和事。你的眼泪在闪烁. 在你的家中,你的身体不太好,持续低烧,你与我谈着有关鲁迅的现代性难题。你的眼泪在烁。 在你的家中,你的身体很不好,鼻孔里插着输氧管,你与我说着时间,说着属于你的时间。你的眼泪在闪烁。 就这样,我见到你...

怀念程文超老师:康乐园里的一片叶子

海涛:康乐园里的一片叶子怀念程文超老师 我在校园BBS上得知程文超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黑色屏幕上不断有字符闪耀跳动,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发写下文字,纪念这位富于人格力量的老师;我不停刷新网页,视线越来越模糊。走出苏塞克斯大学图书馆时阴云密布,不时刮下几阵冷雨。我遥望东南天际,那里有我热爱的一位老师,他在与病魔搏斗十二年后,终于不舍地离开了康乐园,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学生和同事,带着于生之眷恋,带着...

题词悼念程文超先生

悲送程先生 敬自闻名始 祈由肺腑发 先生平生事 师德感人心 文才贯古今 超然离世去 安知众人悲 息此英才魂!

追忆程文超教授

一、几件小事追忆程文超教授 第一次见到程文超教授,是在上海作家协会的会议室里。2003年的寒假,我被邀请参加作协组织的活动,那天早上下雨,我赶到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正在发言的就是程文超教授,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是他,只觉得他身上有一股异乎常人精神,讲话的时候,神采飞扬,激情风趣,我问旁边的老师,才知道他就是程老师。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面对全场各所高校的教授和一些知名作家,我很紧张...

程文超老师,一路走好!!!

程文超老师,一路走好!!! 沉痛悼念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 这是广东学界最具智慧、功底最为扎实的学者! 这是广东学界的一大损失! 这是继武汉大学龙泉明教授之后又一位勤奋的学者! 我还准备想报考程先生的博士!现在却!!! 根据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8岁,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是58岁,以上两位著名学者则是英年早逝。 身体最为重要,真希望国家能够为知识分子减负,多些关心在各条战线...
  共13467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