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实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是心态上的一种成熟,是心志上的一种淡泊。用这种心态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健康,更大度;用这种心态做事,可以使生活更轻松,更踏实;用这种心态处世,可以使社会更和谐。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念佛法门, 其大无外。至圆至顿, 至简至易。但须明白其所以然。苟明其理, 生信发愿, 无不得益。否则随别种境界所转, 不生真信切愿。虽有念佛工夫, 亦不能得佛之利益。佛说法门, 均须仗自力往生, 必须业尽情空。非然者, 恐戛戛乎难矣。果能业尽情空, 再加以念佛工夫, 必可以上品上生。便能与观音大士, 同一力量。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矣。如做不到业尽情空地界....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今日是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何以故, 释迦佛今日成道后, 即为众生说种种成佛之法。我等但能依法修因, 即可成就佛果, 与我释迦佛无异。梵网经中, 佛已与我等授记云, 我是已成佛, 汝是当成佛。大众能知自己是当成之佛。即能奋勉, 不复暴弃, 扫除一切业障, 积集一切功德, 当来成道, 今已决定。故曰亦是我等成道也。法华经云, 如来为大事因....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佛法的最要问题, 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 很难很难。我们凡夫, 根机劣, 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 邪师外道甚多。要了脱生死, 究竟如何了脱呢。惟有念佛法门, 真信切愿, 精进念佛, 求生净土。佛法之中, 方便多门, 参宗学教, 都可以了脱生死, 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为参宗研教, 都要务到极处, 如实修证, 才有希望。这是全仗自力, 谈何容易。念佛是攸....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有人说, 禅宗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的道理, 不是很好吗。殊不知见性成佛, 是见到自性天真的佛, 叫做成佛, 并非是成福慧圆满的究竟佛。为什么呢, 因为宗门下的人, 工夫用到开悟的时候, 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 原来是和佛一样, 所以叫做见性成佛。但他的粗细烦恼, 丝毫尚未断, 不过能常自觉照, 伏住烦恼, 举动就和圣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觉照的工夫, 伏不住烦恼, 那造起业来, 比他人更要厉害。因为他的....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灵岩, 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 吴王夫差不德, 不依乃祖太王, 泰伯, 仲雍, 正心诚意, 勤政爱民之道, 唯以淫乐是务, 遂于此筑馆娃之宫, 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数年, 国亡身死, 可不哀哉。至晋, 司空陆玩, 筑室其上, 后闻佛法, 遂捨宅为寺, 此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至梁, 而宝志公祈武帝又为重兴。智积菩萨, 屡以现身画像, 显示道妙, 引导迷俗。....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持名念佛,最为末法透机之法

持名念佛,最为末法透机之法   接手书,不胜欣慰。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之言乎。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珍爱身边人

很多时候,爱你的人近在咫尺,可让你柔肠百转、牵肠挂肚的却往往是另外一个人。你为他流泪、为他悲哀;只讲付出,不要一点回报。你以为这是爱情,其实这只是出于人的本性: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轻易得到的,往往不懂珍惜。自己伤痕累累的同时我们也在伤害那些深爱我们的人。爱,本来就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说不定有那么一瞬就会幡然悔悟,原来你也在这里。 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仔细想想,你的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

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   今为汝取法名为师远。远,即晋庐山慧远大师,乃创兴莲宗之祖。以远公为师法,则不至被现今各宗知识所摇惑。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证初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证四果者,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死。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从净土法门研究而修持之,实为最要之道

从净土法门研究而修持之,实为最要之道   至谓各教之同异处,人多偏执,或执其异,则是不知道本之见。或执其同,则是不知各教之发挥修证浅深大相悬殊之见。阁下且勿论其同异,如不以佛法为非,祈息心研究而修持之,久则自知其道体道用之同而不可相等,异而不可歧分之所以耳。佛法渊深,大聪明人,尽平生心力,尚研究不得到详悉处。然佛法随机施教,若欲得其实益,即从特别超异之净土法门研究而修持之,则颇省心力,实为最....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